全球储能市场2025年展望:区域装机容量预测与盈利能力分析
全球储能市场2025年展望:区域装机容量预测与盈利能力分析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主要增长区域涵盖中国、北美、中东、澳洲和拉美等地。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以及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电力储备难题的关键技术,正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竞争焦点。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展望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增长趋势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主要增长区域涵盖中国、北美、中东、澳洲和拉美等地。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以及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电力储备难题的关键技术,正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竞争焦点。
不同区域市场装机容量预测
- 北美市场:2024年装机容量预计为40GWh,2025年有望增长至65-70GWh。
北美市场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美联储降息和设备价格下降,这使得储能项目的盈利性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资。在北美市场的竞争格局中,特斯拉是最大的系统集成商,阳光电源和Fluence紧随其后。然而,特朗普上台可能导致市场分化,本土企业可能获得更多支持,而中国企业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 中东市场:沙特规划多个大型储能项目,预计成为稳定增长点。
中东地区,尤其是沙特,正在通过新能源项目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沙特每年新增光伏项目稳定在15-20GWh,储能需求随之增加。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的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5年间,该地区计划建设的储能项目数量约为30个。如沙特大型基建项目NEOM中,包含一个名为ENOWA的储能计划,该项目的储能容量为2200兆瓦。沙特阿拉伯推出的“2030愿景计划”提出,到2030年,50%的能源将来自新能源。
2023年12月,沙特宣布将每年招标20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100-130GW。沙特阿拉伯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弱,因此新能源光伏项目往往需要大比例配储。在沙特能源部监管下,沙特制定了2024年到2025年招标24GWh电池储能项目的计划,大储发展空间广阔。
- 澳洲市场:2024年装机容量预计为2-3GWh,2025年有望翻倍至4GWh以上。
澳洲市场虽然基数较小,但增长潜力巨大。例如,规模为600MW/1600MWh的墨尔本可再生能源中心(MREH)已经开始动工部署,据称这将是澳大利亚维多利州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将包括三个独立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主要采用特斯拉的Megapack电池储能单元构建。
- 欧洲市场:以英国为基础,2024年装机容量接近4GWh,2025年可能突破20GWh。
储能专家表示,整个欧洲大储2024年并网量在7-10GWh之间,低于年初预期的13-15GWh;大储价格从2024H1的1.6-1.7/Wh,下降到现在1.1-1.2元/Wh左右,并且还会下降。按照目前1.1-1.2元/Wh的大储价格,毛利率在35%左右。对2025年欧洲大储市场比较乐观,预计装机量在25-30GWh。
欧洲市场整体储能空间预计2025年超过39GWh,未来五年累计新增98GWh,五年复合增长率49.8%。欧洲市场主要增长动力来自表前光伏电站配置储能的增长,复合增长率61.1%,在新增储能装机容量的占比37%。
根据平安证券预测到2025年,欧洲户储市场信心重归,开户把握机会欧洲户储市场空间将达到10.2GWh,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53.7%;2025年欧洲户储市场装机总量将达到33.8GWh。
全球储能市场盈利能力
北美市场盈利能力最高,毛利率一般在25%到30%之间。
这主要得益于美联储降息和设备价格下降,使得储能项目的盈利性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资。同时,美国市场的竞争格局中,特斯拉、阳光电源和Fluence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也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澳洲市场次之,但风险较高。虽然增长潜力巨大,但项目失败可能导致亏损。例如,墨尔本可再生能源中心等项目的建设,虽然推动了澳洲储能市场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欧洲和中东市场盈利能力较低。欧洲市场以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为代表,虽然有一定的增长动力,但由于系统中较大的BESS容量以及辅助服务市场饱和等因素,储能收益的恢复程度相对较为温和。而中东市场虽然有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规划,但竞争激烈,价格竞争激烈,也影响了盈利能力。
中国市场毛利最低。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客户对储能产品价格相对敏感,竞争激烈。
拉美市场价格较为理想,盈利能力排在澳洲之后。由于进入者较少,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价格较为稳定,为盈利能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东南亚地区储能项目较少,不具备参考意义。
中国企业出海状况如何
随着全球储能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储能领域的出海步伐也在加快。在全球储能市场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北美市场
在北美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着特朗普上台可能带来的市场分化挑战。本土企业可能获得更多支持,而中国企业则需要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企业在北美市场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例如阳光电源和Fluence在北美市场的储能领域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东市场
中东市场,尤其是沙特,正在通过新能源项目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在中东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国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但中东客户注重性价比,对政治因素不敏感,这使得中国企业在该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澳洲市场
澳洲市场虽然基数较小,但增长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在澳洲市场的储能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如墨尔本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建设就有中国企业的参与。然而,澳洲市场风险较高,项目失败可能导致亏损,中国企业需要谨慎应对。
欧洲市场
欧洲市场以英国为基础,预计2024年装机容量接近4GWh,2025年可能突破20GWh。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也有一定的份额,但由于系统中较大的BESS容量以及辅助服务市场饱和等因素,储能收益的恢复程度相对较为温和。
拉美市场
拉美市场由于进入者较少,价格较为理想,盈利能力排在澳洲之后。中国企业在拉美市场也在积极拓展业务,为当地的储能市场发展做出贡献。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市场的出海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不同的市场中,中国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出海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