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体重多少最长寿?研究结果可能与你想的不一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体重多少最长寿?研究结果可能与你想的不一样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94131

"千金难买老来瘦",是人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但"老来瘦"真的好吗?"一胖毁所有",是爱美人士的励志语,但胖点儿真的一定不好吗?研究发现,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

体重跟寿命有一定关系,但也分情况。英美一些研究发现,BMI(即体重指数)与死亡率呈J形或U形关系,体重过重或过轻都会增加死亡率。

体重过重会增加慢性病风险,损失预期寿命。体重过轻甚至更加危险,原因可能是相对胖子来说,瘦子的营养状况更差,在面对疾病时也更缺乏抵抗力。

胖就一定不好吗,其实不一定。虽然很多研究支持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死亡率,但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2013年发表于美国医师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肥胖(各肥胖等级合并)、2级肥胖和3级肥胖的全因死亡风险较高,1级肥胖全因死亡风险未增加,超重全因死亡风险较低。

有研究发现,在疾病面前,胖子甚至更有优势。在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群中,如2型糖尿病、心脏病等,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死亡率反而比体型正常的患者死亡率低。

体重多少最长寿,还真有这方面的调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一项涉及100多万人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男性死亡率最低的BMI值为23.5~24.9kg/m2,女性为22.0~23.4kg/m2。

中年不要胖,老了不要瘦。美国一项针对30~49岁人群的研究发现,40岁时就超重的女性预期寿命缩短3.3年,男性预期寿命缩短3.1年。肥胖比超重更为严重,40岁时就肥胖的女性平均减寿7.1岁,男性则减寿5.8岁。另一项长达40年的研究发现,当人们60岁之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15%的人更容易长寿,死亡率也相应更低。

胖并不一定不好,但瘦一定不好。目前,关于体重与死亡率的研究,虽然在肥胖与死亡率的关系上存在争论,但有两方面都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极度肥胖肯定会带来健康问题,而且会有更高的死亡风险;体重过低(BMI<18.5)的死亡风险相较也更高,甚至超过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当前,评价体重的主要指标是BMI,但BMI未考虑脂肪的分布情况,可能会歪曲某些人群面临的疾病风险。不过,随着体脂分布、腰围、腰臀比、中心型肥胖等指标的应用,对疾病和死亡的预测效果会比BMI更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体重管理已成为公众健康的一个关键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恰如春风化雨,为我们指引了方向。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自2024年起,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让我们携手,以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唤醒沉睡的健康意识,引领一场全民体重健康革命。

  1. 健走任务:通过完成健走任务,通过步数挑战、任务通关、互动交流等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健康监测:使用万步健康App软件、体重秤、血压计等设备,帮助团队成员记录自己的运动及饮食情况,监测体重、血压、血糖等健康数据,以便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3. 体重管理知识学习:开展健康知识学习,提高公众对于健康体重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 答题闯关:设计有趣的在线答题游戏,内容涵盖体重管理、健康饮食、运动知识等,通过闯关形式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5. 征文大赛:鼓励团队成员撰写关于体重管理的经验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的文章,通过征文大赛的形式,分享成功案例,激励更多人参与体重管理。

  6. 个性化指导:根据团队成员的个人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体重管理计划。

  7. 团队合作:鼓励团队成员互相支持,共同参与体重管理活动,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

  8. 效果评估:定期对团队成员的体重管理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对比,展示体重管理的成效,激励团队成员持续参与。

10.结合其他主题健康宣传,有机融合,共同开展。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