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药第一药”麻黄煎煮与禁忌
揭秘“中药第一药”麻黄煎煮与禁忌
麻黄作为传统中药中的重要药材,其性状辨别、炮制方法、临床应用及煎煮技术等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详细介绍麻黄的使用要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中药第一药”的应用精髓。
麻黄性状辨别技术
麻黄的形色嗅味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药用地上全草,必须去根。
麻黄:为细短节段,表面黄绿色,粗糙。质轻,有韧性,断面中心显红黄色,粉性,微有香气,味苦涩。
生麻黄蜜炙麻黄:显深黄色,略有光泽,质黏,味甜。
蜜炙麻黄麻黄绒:为绒团,显黄绿色,体轻。
蜜炙麻黄绒:显深黄色,带黏性,味微甜。
麻黄的优品质量
以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色变枯黄脱节者不可供药用。
麻黄的炮制分类
- 生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木质茎、残根,迅速洗净,闷润2-4h,至内外湿度一致,切中段,干燥,筛去碎屑;
- 麻黄绒:取已经加工切碎的净麻黄放在碾槽里,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筛去粉末而成;
- 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2-4h,置热锅内,用火炒至不黏手为度,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段,用炼蜜20kg
- 蜜麻黄绒:以麻黄绒为原料,操作方法与蜜麻黄相同,炒至色深黄、不黏手时取出放凉即得。
麻黄的临床功效
- 生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均强;
- 蜜麻黄:性温偏润,发散力缓和,宣肺平喘力胜;
- 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体虚者外感风寒时使用;
- 蜜麻黄绒:作用更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咳喘未愈的老幼及体虚人群。
麻黄处方审核技术
麻黄作为解表药中的常见中药,对麻黄的处方审核技术要求执业药师收到处方后首先要审核处方,而处方的审核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每位参与处方审核的执业药师不仅要有较全面的药学知识,对所用药品的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要全面熟悉并掌握,还要有对患者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在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麻黄的用量为2-10g,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如有超出范围时,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并签字。处方中,麻黄的常用炮制品有麻黄绒、蜜麻黄、蜜麻黄绒,当遇到缺药的情况时,处方审核人员不应随意进行更改或将其划掉,应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并适当调换。
在处方审核中,审核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审核人员应该注重审核的完整性,从医师开具的药物名称,处方的内容,处方的格式以及处方的药物用量等等都要进行全面的审核,促进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麻黄处方应付技术
中药饮片调剂的处方应付是指调剂人员依据医师处方和传统习惯调配中药饮片。
在麻黄的处方应付中,首先要确保麻黄的书写应规范整齐。其次是药用部位应付,如:“麻黄”是发汗的,而“麻黄根”是止汗的,一定要分清药用部位,绝不可混淆。
炮制应付首先必须认识到麻黄炮制与不炮制药效是有所差异的。其处方应付主要如表1所示。中药调剂人员对麻黄的处方应付必须掌握,不可混淆,影响疗效。
麻黄发药交待技术
在麻黄的发药交代过程中,发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有重要作用,需要交代麻黄的煎煮方法、服药方法以及服药注意事项与禁忌等方面。
- 交代麻黄的煎煮方法
麻黄在煎煮时应该先煎去除浮沫,然后再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中药先加水浸泡,没过药物表面2cm为宜,煎煮2次合并药液,煎煮后药液约300mL。
- 交代麻黄的服药方法
中药汤剂的的服药次数及时间:分2次服,每日1剂。服药时间与次数根据不同的病证治疗。服用麻黄汤这样的发表剂后,应覆盖护理,发汗应微汗,不能大汗淋漓。
- 交代麻黄的使用注意与禁忌
- 麻黄属于辛温发汗之品,因此,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咳喘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要慎用
- 麻黄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合用,以免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 《伤寒论》对服药饮食禁忌有如下描述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些可以作为服用汤剂忌口的总纲。
麻黄主要是用于汤剂的服用,因此在服用期间应:
- 禁止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也不宜喝浓茶;
- 妊娠期、哺乳期使用药物,应与医生共同权衡用药的利弊;
- 在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果不良反应持续或严重,应停药并立即就医;
- 仅针对当前的病情使用。不要用于往后的病症或其它疾病,也不要转介他人使用。
麻黄临床煎煮技术
- 麻黄先煎去沫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先煎去沫”法的记载首见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之麻黄汤,要求“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内诸药”。
《伤寒论》用麻黄的27首方剂中,有22首方剂要求麻黄先煎,并去掉上沫。这22首方剂中用麻黄,因受邪不甚,病位浮浅,只取其解表散邪、宣肃肺气,或通调水道,轻剂发汗,即可收效,勿须大汗猛汗。或是用麻黄量较大。所以,要先煎麻黄,并去其浮沫。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先煎去沫”的煎煮方法能有效预防出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自主活动增加等不良反应。
- 麻黄不先煎去沫
当用于感邪盛重,病位深邃,或病势急重者,则必借麻黄迅猛慓悍之力,方能驱敌于外,此时,麻黄就不必先煎去沫,否则力衰势微,弱不禁敌,何以愈疾。同时,当麻黄在方剂中的用量很少时,就不必先煎去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