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生或遭误判作弊 AI检测工具准确度惹争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生或遭误判作弊 AI检测工具准确度惹争议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paper.tkww.hk/a/202411/18/AP673a4e13e4b0f8a56f71aded.html


图:AI检测工具GPTZero虽然号称“AI克星”,但检测结果依然存在误判情况。网络图片

据彭博社报道,在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下,AI工具对教育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识别学生是否有使用AI,是否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教育界仍在摸索。

AI检测工具通常会藉文本的复杂度和变化的多元程度,来判断文章是否由AI生成,这导致写作风格更固定模式化的学生,包括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更容易面临被AI检测工具误判的情况。

彭博社使用了500篇大学入学申请文書,对两款知名AI检测工具“GPTZero”和“Copyleaks”进行测试,这些文書确认由真人撰写。结果显示,两款AI检测工具,错误地将1%到2%的文件标记为可能由AI撰写。彭博社还使用GPTZero来检测一篇由人类撰写的论文,GPTZero先错误地将其判定为98.1%概率是由AI生成,但使用了可将文章修改成更像人类写作风格的工具“Hix Bypass”修改后,GPTZero判定论文是由AI生成的概率大幅降至5.3%。

史丹福大学的研究发现,AI检测工具在检查美国八年級学生的作文时,准确度“近乎完美”,但在检查非英语母语学生的作文时,却将超过一半的作文标记为AI生成。由于作业被误判的可能性存在,大学生们现在会采取各种措施来证明自己作品为原创,例如视频记录写作过程、使用Google文件以便教师查阅修改记录,甚至耗費大量心力改变措辞。

也有专家认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增加对AI的认识,引导学生将AI当作学习的辅助工具,而非一项威胁。

本文原文来自大公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