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旅游管理呼唤精细化
中国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旅游管理呼唤精细化
随着暑期临近,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取消了景区预约要求,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专家认为,取消预约制度有助于释放旅游潜力,但也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旅游管理。
暑假临近,许多家长开始规划带孩子出游的行程。除了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等,预约景区门票也是近年来中国游客出行前的一项必备功课。
游客在景山公园游览、拍照。(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对于一些喜欢“说走就走”的旅游者来说,景区预约制有诸多不便。不过,在今年暑期到来前,景区预约措施开始松动。
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消息称,除北京故宫、国家博物馆等旅游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外,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在此之前,上海和苏州也宣布,除部分重点景区、热门景区和文旅场馆外,其余景区、文旅场馆等都取消实名预约。还有一些地方,虽没有“官宣”,但不少景区在实践中已经取消了预约。
预约制推出之初,起到了限制客流量、提升游客体验的目的,但随着这一制度在中国主要景点、景区全面实施,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受到很多诟病。
去年暑期,中国旅游市场火爆,一些知名景点出现预约难、抢票难现象。例如一些热门博物馆,预约门票刚放出就被一抢而空,但与此同时,网上出现了不少倒卖博物馆免费门票的“黄牛”,频遭游客抱怨。实名预约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嫌疑,也令人担忧。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2023年7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通知要求,推动旅游景区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优化预约措施,实施科学管理,不搞一刀切,实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
今年暑假,中国旅游热度可能会超过去年同期。在线旅游平台携程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中国国内旅游市场保持稳步增长,境内酒店、机票搜索热度均同比上涨20%以上。
在此背景下,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取消景区预约,受到普遍好评,被认为是对以往措施的一种积极修正,有利于释放旅游潜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呼吁:“景区取消实名预约,该全面推进了。”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周永博表示,取消网络预约、实名验证,有助于减少因技术或信息差异导致的不平等现象,让不擅长运用手机和互联网工具的群体能更加公平地享受旅游景点服务,不仅有助于推动潜在需求的释放,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景区的管理成本。
预约导致出游不便,但取消预约会使旅游体验变得更好吗?也有不少人对此存有疑虑。取消预约后,景点如何控制客流量,避免游客扎堆,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面对暑期旅游旺季,一些专家认为,取消预约后,旅游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景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认为,取消预约制带来的不便是,游客有可能要排长队去买票,高峰期景区内人流量也会比较大,这就要求景区的运营管理者做好引流工作,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获知客流信息,及时进行疏导。
近年来,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从黔东南村超到哈尔滨冰雪,从天津“跳水伯伯”到开封“王婆说媒”,文旅行业持续输出新话题。但中国旅游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公共服务保障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向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转型,不能再用单一标准化产品去满足多样化需求。如何用更加优质的供给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性和高品质的需求,是解决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首要任务。
本文原文来自azchinesenews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