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下的智慧财务策略:香港负产业主的市场应对指南
市场波动下的智慧财务策略:香港负产业主的市场应对指南
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香港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宗数降至30,288宗。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令许多业主面临困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负资产的定义、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资不抵债」即负资产
负资产是指当物业的市场价值低于未偿还的按揭贷款余额时,业主所持有的物业即处于负资产状态。简单来说,如果按揭客人的欠款比抵押物业的最新市场估值还要高,例如借款人尚欠银行500万,但抵押品的市值只有400万元,此时就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即「负资产」。
负资产的出现通常发生在房地产市场下跌或经济不景气时。在新按保计划下,1,000万以下的物业可以做到最高80%按揭,800万以下的物业可做最高90%按揭。但实际操作中,如果买家借取90%按揭,只要楼价回落一成,就已经跌入「负资产」界别。这对业主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财务挑战,因为物业价值不足以覆盖贷款余额,意味着即使出售物业也难以完全偿还贷款。
「Call loan」并不常见
「Call loan」是指按揭机构(如银行或财务公司)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负资产盛行的时期。按揭属于资产抵押类贷款,如果资产(如物业)价值急速下跌至低于尚欠贷款额,按揭机构可能会要求借款人补回差价,以减少风险,这就是所谓的「Call loan」。过去,这种现象被形容为「落雨收遮」。
相比其他城市,香港的物业市场相对活跃,物业较容易转手。除非借款人有特殊状况,如违法、破产或断供等,银行一般不会轻易要求「Call loan」。
负资产影响业主财务灵活
负资产对业主的财务状况有深远影响:
- 首先,业主可能会面临更高的财务压力,因为物业价值不足以覆盖贷款余额。业主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和月供,进一步加重财务负担。
- 其次,负资产可能限制业主的财务灵活性,使其难以获得额外贷款或进行其他投资。
- 打算转按揭套现的业主,也会因为估价下跌而令套现资金减少,甚至可能借不到所需的贷款金额。
减低借贷水平避免成为负资产
要防止变成负资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减少借贷金额。特别是在当前不少新楼盘都提供「供息不供本」的按揭计划,前几期只需要支付利息,不用还本金,这使得几年后都无需偿还本金。如果楼价跌穿首期范围,很容易成为负资产。
除此之外,买家应该养成按时还款的习惯,以防经济不景气时,银行会要求补足差额。同时,买家也应该为自己准备一些储备金,至少在面临失业危机时还能够应付过去。
市场波动中的负资产应对策略
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负资产业主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应对策略来缓解财务压力:
- 首先,业主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财务规划。
- 此外,业主可以寻求专业的财务顾问服务,评估个人财务状况并制定还款策略。如果市场条件允许,业主也可以考虑将物业出租,通过租金收入来缓解负担。
- 最后,业主应避免在市场低迷时期匆忙出售物业,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是应该耐心等待市场回升,或者寻找其他增加收入和减少开支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简而言之,面对负资产问题,业主需要保持冷静,主动关注市场变化,并寻求专业建议来调整财务策略。同时,应积极管理现有资金,探索增加收入和节省开支的途径,以缓解负资产带来的财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