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斯巴达国家的形成、政治制度与伯罗奔尼撒同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斯巴达国家的形成、政治制度与伯罗奔尼撒同盟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1R6G9C05434E62.html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之一,与雅典并称为希腊世界的双璧。它以独特的政治制度、严酷的军事训练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著称于世。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斯巴达国家的形成、政治制度以及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建立,带您领略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希腊城邦。

斯巴达国家的形成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宜于农耕;但平原东、西、北三面却是崇山峻岭,南面沿海地区亦缺少良港,不利于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所以,在斯巴达一直没有形成向传统贵族挑战的新兴的经济和社会力量。

早在迈锡尼文明时代,阿卡亚人就在拉哥尼亚建立了许多城市,斯巴达是其中之一。公元前1200年前后,多利亚人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昔日的城市荡然无存。多利亚人中的一支,征服了拉哥尼亚,并在此定居下来。这支人被称为斯巴达人。他们的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起初分为三个血缘部落,后来随着氏族制度的瓦解,血缘关系逐渐为地域关系所代替,大约在公元前10~前9世纪时,形成了五个地域性的村落,称为"奥巴",并以斯巴达城为中心,实行联合。有趣的是,斯巴达城既无城墙,又无像样的街道。这种联合为国家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斯巴达国家是在斯巴达人对拉哥尼亚本地居民的征服中形成的。关于斯巴达国家的形成过程,目前所知很少。从不多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斯巴达人在入侵拉哥尼亚之初,与被征服者之间保持着平等的关系,当地居民享有一定的平等权利,称为"边民",即"庇里阿西人"。他们是自由人,在政治上与斯巴达人是一种联盟的关系,不过,斯巴达在联盟中处于盟主的地位。这是在氏族部落制度的条件下,当征服者不可能消灭被征服者,而又必须与他们共处的情况下,唯一可以选择的适当方式。随着斯巴达经济的发展和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这种原始的平等关系很快被奴役的关系所代替。

大约在前9世纪末~前8世纪初,斯巴达人剥夺了庇里阿西人所享有的权利,并要他们纳贡,这引起了居住在拉哥尼亚南部希洛城的庇里阿西人的反抗。斯巴达人镇压了这次反抗斗争,并将这里的庇里阿西人降为集体的农业奴隶——"希洛人"。斯巴达希洛式奴隶制即源于此。随着斯巴达人征服的不断扩大,拉哥尼亚大部分居民沦为希洛人。人口的压力和土地的缺乏,又使斯巴达人垂涎于其西部美丽富饶的美塞尼亚平原,并于公元前8世纪后期,发动了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约公元前740~前720年),夺取了这块宝地,大部分美塞尼亚人沦为希洛人。斯巴达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引起了美塞尼亚人的反抗,公元前7世纪后期(约公元前640~前620年),美塞尼亚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史称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历时20余年的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塞尼亚的大部分居民再次沦为希洛人。此时希洛人的数目大大增加,约为斯巴达人的六七倍,成为希洛式奴隶制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长期的征服战争,加剧了斯巴达社会内部平民与贵族,以及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导致了传说中的来库古立法。相传,来库古的父亲是斯巴达的一位国王,在企图驱散骚动者时,被刺身亡。来库古任国王后,决心革新立法。他专程到德尔斐神庙献祭,请示神谕,然后以神意执行者的身份口传约章,即"瑞特拉",对斯巴达的政治体制、份地制度、公餐制度、教育制度以至社会风气逐一立法,从而奠定了斯巴达国家的基础。来库古因此受到斯巴达人民的崇敬与爱戴,死后,人们立庙纪念他,把他当作正义的化身,热爱人民和祖国的理想领袖的象征。关于来库古其人和他生活的年代,以及其立法的具体内容,古往今来,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在斯巴达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某种改革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所有改革的内容不可能一次完成。按照普鲁塔克的说法,元老院,亦即长老会议的建立,是来库古最早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内容,此时大概是斯巴达第六代王统治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左右。改革的所有内容可能要到美塞尼亚征服之后才能完全实现。经过来库古立法,确立了斯巴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器日益强化。公元前7世纪后期,斯巴达国家最后形成。

在斯巴达国家,居民分属三个大的集团:斯巴达人、庇里阿西人和希洛人。

斯巴达人是斯巴达国家的统治阶层,成年男子享有公民权。他们大约有4万人,9千户。每个家庭都可以从国家领取一份约20公顷的份地和耕种这份土地的希洛人。这种份地可以世代相传,但不得买卖、分割或转让。土地由希洛人耕种,斯巴达人不从事生产,主要职责是从军作战。

庇里阿西人主要指被斯巴达人驱逐到边远地区及原住偏僻山区和沿海的居民,大约有3万户。他们是没有公民权,但有人身自由的小生产者,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斯巴达人鄙视工商业,称其为"贱业",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不能与斯巴达人通婚。他们虽有权占有土地和动产,但必须向斯巴达人纳税,服兵役和徭役。

希洛人是斯巴达国家的农业奴隶,约22万人。他们每7户固着在斯巴达人的一块份地上,为主人耕种,每年将收获物的一半(约82麦斗)缴给主人,剩下的一半,维持7户人家的生活。希洛人可以有自己的家室和生产工具,但没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斯巴达公民无权占有和买卖希洛人,但可以任意使用和剥削他们,斯巴达国家甚至可以任意杀害他们。希洛人还必须在斯巴达军队中服各种劳役,必要时还要充当轻装步兵,随同斯巴达人一起出征打仗。他们在斯巴达受尽虐待和迫害,与希腊其他城邦的奴隶相比,其处境是最悲惨的。希洛人与斯巴达人的矛盾,成为斯巴达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

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

斯巴达城邦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国家机构由国王、长老会议、公民会议和监察官组成。

斯巴达有二个地位和权利平等的国王,他们分别出自斯巴达两个最有势力的氏族,其职位世袭。他们平时权力不大,只是主持祭祀及负责审判关于家族方面的案件,战时,一个国王留在国内,另一个率军出征,有军事统帅权。国王要受长老会议的限制和监察官的监察。这说明,在斯巴达国家机构中还保留着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某些内容。

长老会议是斯巴达的最高权力机关,由两位国王和28名长老组成。长老是由公民大会从60岁以上的贵族中选举产生的,终身任职。国家大事必须先由长老会议讨论决定,然后再提交公民大会表决。长老会议又是最高司法机关,负责一切民事、刑事和国事案件的审理,并协助一些主要官员处理公共事务。

公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其主要职能是选举长老和监察官,并对长老会议的一切提案进行表决。选举或表决均采用原始的呼声来表示,公民根本没有机会对后选人或决议进行讨论,所以公民大会只是个名义上的权威机构,实际上不起什么作用。

监察官由五人组成,其成员由公民大会从年逾60岁的贵族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起初,监察官是全体斯巴达公民的代表,有权监督国王、长老和普通公民的行为。自前7世纪后半期开始,监察官的权力日渐增大,国家权力逐步转移到他们手中。他们可以代替国王主持长老会议和公民大会,有权审讯或废黜国王,并握有司法、财政、外交和征募军队的权力。

每年新监察官一上任,首先举行向希洛人"宣战"的仪式,以此表明在其任职期间可以任意屠杀、镇压希洛人。仪式结束后,即派配有短剑的斯巴达青年,潜入希洛人住地,袭击、搜捕和屠杀有反抗嫌疑和体格健壮的希洛人。这种屠杀制度,名叫"克里普特",即秘密勤务或"特务行动"。这充分说明,斯巴达国家对内的主要职能是对奴隶阶级——希洛人实行专政。由于国家政权掌握在几个贵族奴隶主手里,所以斯巴达的政治制度是奴隶主贵族寡头专政。

斯巴达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带有浓厚的军事镇压色彩。全体斯巴达人都生活在"平等人公社"之中,这是一种军事性质的组织,有共同的财产(主要是土地)和生产者(希洛人),公民们都是严阵以待的战士,随时准备与希洛人作战。斯巴达人的平等是建立在对希洛人的剥削与压迫的不平等的基础上的,他们是斯巴达的少数特权统治阶层,可以占有份地和生产者,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履行民主权利,但是,由于政权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公民大会只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在公民内部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公社内部保留着古老的公餐制习俗,每个公民每月交纳定量的产物供公餐之用,无论贫富,大家同桌共餐,以此加强斯巴达人的联系与团结。

斯巴达人一生都要过军事生活。新生儿要接受长老的检查,体弱多病者抛到弃婴场,强健的婴儿,精心养育。男孩从7岁开始,就要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18至20岁即跟父辈一起,参加屠杀希洛人的活动,20岁成为正式军人,30岁以后可以结婚,但仍要在军营生活,很少有机会与妻子在一起,直到60岁才能退伍回家。斯巴达妇女也和男子一样,从小就要接受各种体育训练,练就强健的身体,婚后为国家生育健康的后代。斯巴达是个军事化社会,在这里,几乎没有个人生活的自由。集体进餐,执行公务,军事训练,进行艰苦生活的磨练,这就是斯巴达人生活的全部内容。斯巴达的尚武精神,使他们对提高文化修养,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不感兴趣,因此文化极端落后。

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另一特点是极力维护立宪的贵族政体,反对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公元前6世纪,它曾促成科林斯湾诸城邦推翻僭主政体,对雅典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倾覆,也尽了一臂之力。同时,由于政治制度不同,使它与雅典除因对付共同敌人而形成短期的联合外,总是处于矛盾的地位。这也是后来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斯巴达的国家制度是氏族制度与强固的国家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产物。氏族制度残余保留较多,政治保守,文化落后,但军事力量强大。凭籍着在征服中形成的一支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战术过硬的军队,斯巴达成为希腊诸城邦中颇有影响的国家。

伯罗奔尼撒同盟

公元前6世纪,斯巴达已成为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对内镇压希洛人的反抗,对外进行扩张,是斯巴达一贯的政策。

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对希腊的进犯隐约可见,它使斯巴达更加重视以武力威胁实行结盟的政策,此时,除阿哥斯、阿卡地亚和阿卡亚北部外,伯罗奔尼撒半岛各城邦都加入了以斯巴达为首的军事同盟——伯罗奔尼撒同盟。同盟最高机关是全体大会,由盟主每年召集一次。加盟各邦无论国家大小,重要与否,均在盟内享有一票。盟内各项事物都交由全体会议讨论,各种议案必须经大多数人同意方能通过。加盟诸国对斯巴达无贡赋义务,但要提供兵源和经费,战时结成联军,由斯巴达人担任联军统帅。斯巴达以盟主的身份,取得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主地位,它通过这个同盟,干涉各城邦内政,竭力推行贵族寡头政治,反对民主政治,并借助同盟的力量加紧对国内希洛人的镇压。伯罗奔尼撒同盟是斯巴达控制盟邦、争霸希腊的工具,在希波战争中成为抵抗波斯入侵的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