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如何让产业工人“有为又有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如何让产业工人“有为又有位”?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
https://news.cctv.com/2024/10/22/ARTIC0ZaU9Fi75u9DAkxcVDB241022.shtml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产业工人需要掌握哪些新技能?

在湖南湘潭钢铁集团,轧钢工人胡权正在工厂的“智慧中心”通过控制操作台进行轧钢。而在几年前,他们还没有这样的操作环境。


轧钢工人胡权正在工厂的“智慧中心”通过控制操作台进行轧钢

在岗十年,靠着勤学苦练,胡权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逐渐成为了一名成熟的轧钢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权等人发现,即使自己的技艺已经足够娴熟了,但效率仍然提不上去。

人为操作的效率达到了上限,为提质增效,2016年起湘钢开展智能化转型改造,逐步引入5G、工业互联网等手段,2020年轧钢工人正式从轧钢车间搬进了远离高温的“智慧中心”作业。面对更复杂、参数更多、数据更精细的操作系统,原本老师傅带学徒的方式不适用了,胡权等人在厂里的组织下,开始从头学习新系统的使用,从操作模式到数据分析,轧钢工人们也跟着工厂一起努力转型。


轧钢工人们在学习新系统的使用

对于一线生产工人来说,只会一门手艺在生产中已经不够用了,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对于产业工人来说什么是复合型人才?简单来说,就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产业工人正在操作现代化设备

此外,此次《意见》还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如何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难题?

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处处长李实表示,现在涉及很多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有活没人干,有人又没活干”形势都非常突出,根源就在于产业工人的很多技术技能水平,与当前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处处长李实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青年人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进工厂的现象。《意见》中也对健全产业工人职业发展体系、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等进行了部署。

历史上的原因,在工厂技能通道序列和技术序列包括管理序列,很多企业是不相通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人干技能工作,就是一辈子干这个技能工作,可能他就没有途径转换到管理层或者是技术的岗位,所以我们在这个文件当中也提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要畅通技术工人的向上的发展通道,让我们的技术技能人才也能走上管理岗位等等。第二个是我们畅通产业工人的横向的发展通道,打通技能、技术、管理三个的通道,打通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吸引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打破“天花板” 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

在甘肃金川集团铜贵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工序长潘从明正带领团队对铂族贵金属的回收、提炼进行技术攻关。1996年技校毕业后,潘从明就一直扎根在贵金属提纯工作一线,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他从一名“小学徒”逐步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带领团队填补了国内外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多项空白。但以前,受身份、学历等限制,39岁获得高级技师职称后,潘从明就触摸到了他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直到2020年,金川集团作为我国首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全面打破管理、技术、生产岗位以及学历等界限,畅通一线工人晋升通道,潘从明通过甘肃省人社厅组织的评审“绿色通道”获得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与正高级职称人员各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实施“产改”以来,金川集团已有近百名一线产业工人走上管理岗位,43名产业工人被聘为主管工程师和首席工程师,晋升技能等级6630人。更多和潘从明一样的技能大师有了自己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越来越多高技能产业工人不仅“高”在职称,“高”在地位,还“高”在工资条上。

而逐步畅通的职业发展环境,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产业工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激发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的动力

“新八级工”制度实施两年多来,很多像工序长潘从明一样的技术工人,实现了职业“天花板”的突破,越来越多高技能产业工人不仅职称高了,工资高了,地位也高了。而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如何激发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的动力?如何让产业工人更有作为?再来看看山东的实践。


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正在领取创新奖金

作为“产改”全面试点单位的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鼓励创新方面下功夫,设立了专门的基金鼓励员工创新。这几天,技术骨干李成龙就和同事们刚刚领取了这个月的创新奖金,他们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将程序代码优化,提高了20%—30%的生产效率。

企业还通过构建股权配置机制,持续吸纳优秀员工入股,目前员工股东已达5700多人,李成龙就凭借自己的创新成果,成为了股东。

这些试点单位的成功探索,也都进入了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意见》明确要健全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技能岗位互相贯通的长效机制;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领取创新奖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制造业的强盛,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一支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队伍。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一份份文件的逐渐“落地”让技能人才待遇提高、地位提升,而且向全社会传递出了一个鲜明导向,那就是尊重劳动者、尊重技能人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