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139901.aspx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单位和政府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自查与控制传播途径:立即开展内部自查,控制可能的传播途径,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2. 报告与评估:根据事态的严重性,决定是否向政府机关报告。对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

  3. 危机公关与善后处理:向受害群体致歉,妥善治疗受害者,承诺改善并付诸实施,同时将改善措施示于众。

  4.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纠正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1. 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

  2. 封存检验: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3. 卫生处理: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4. 信息发布: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应急预案启动与流行病学调查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前款和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