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干性愈合”就一定不如“湿性愈合”好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干性愈合”就一定不如“湿性愈合”好吗?

引用
好大夫在线
1.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669369.html

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是两种常见的愈合方式。干性愈合通过结痂来保护伤口,而湿性愈合则采用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病例,详细介绍干性愈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经常有患者问我:“是不是伤口上的痂皮一掉,就算长好了?”
这个问题其实说的是“干性愈合”的特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小伤口,一般就是渗出——结痂——脱落——愈合,这么一个过程,也是自然愈合的过程。
但是,再仔细想一想,如果所有的伤口,都能这么愈合,那还要医生干什么呢?搞个吹风机把伤口吹吹干不就都搞定了吗?为什么我们看到战场上的伤员,都是裹得厚厚的,而不是敞开透气等待结痂呢?
这就涉及到“湿性愈合”的概念了,也就是对于严重的伤口来说,现代医学采用的是没有痂皮形成的湿润疗法。再说的简单点,伤口是不会结痂,直接愈合的。
有朋友也许会问了:“如果用我们熟悉的干性疗法,来愈合深度伤口,会怎么样呢?”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会这么干。为啥呢?因为干性疗法方便。不用上药,不用包扎,也不用消毒。只要保持痂皮干燥就可以了。
结果可能会是——伤口感染。
所以,别看湿性愈合尽管费时费力,但是愈合速度快、愈合质量高、更加安全。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两种愈合方式的预后,也就是后期效果。
这例病人的额头采用湿性愈合,眼周采用干性愈合。可以看到,愈合后两个部位的色素沉着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深度创面都有条件采用湿性愈合的疗法,有时候医生不得不采用干性愈合来治疗深度创面。
下面我来介绍一例这样的的病人,和大家分享一下治疗经验。
患者小王是搞装修的,独自一个人在上海打拼,折腾了几年,最后也没挣到什么钱。前几年还得了阑尾炎,做了手术,把积蓄花得差不多了。2023年9月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样,骑着电瓶车下班回家。把电瓶拿到屋子里充上电,就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他看电瓶已经充满了,就拔掉了插头,去忙其他事了。但是万万没想到,中午的时候,已经拔掉电源的电瓶突然发生了爆燃。是的,没有在充电的锂电池一样会爆燃。就和很多短视频里的情景一样,电瓶像一条喷着火的龙,屋子里瞬间变成了火海,小王的膝盖以下被严重烧伤,表皮大部分都脱落了。
入院后我们先挽救生命抗休克,后面再处理伤口。
评估下来,小王的双小腿是深二度烧伤,双足是三度烧伤,因为脚离地面的火焰更近一些。
我在询问小王病史的时候,他除了一再感谢之外,还说自己经济比较困难,真的没什么钱。
在救命的时候,医院可以开通绿色通道,不惜代价地抢救病人。但是后期修复创面,还是需要根据经济情况来选择治疗方式的。于是我们治疗团队商量了一下,决定使用干性疗法,最大程度地节约医疗成本。
干性疗法也并不是晾着什么都不管。而是每天消毒后,用碘伏纱布外敷,外用抗菌绷带包扎一下,薄薄的两层,帮助创面自然风干成痂。

治疗的要点是保持痂皮干燥,以及定期检查是否痂下有积液积脓。

2周之后,痂皮开始溶解,一般从创面四周比较浅的部分开始溶解,露出红色的基底。然后慢慢长出新的表皮,逐渐愈合。
这时候,中间比较深的创面,痂皮会依然粘附得很牢固,不能强行剥离,否则会导致出血或者损伤新生上皮。
伤后3周的时候,我们开始使用药膏软化痂皮。第4周的时候,对这位患者实施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清创手术治疗。在有麻醉和监护的手术室里,把粘附牢固的痂皮剥离干净。
可以看到,清创后的双小腿,大部分创面已经愈合。双足背是三度烧伤,痂皮去掉以后,底下红红的是肉芽组织,黄白色的是坏死组织。这个类型的残余创面,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植皮。
如果像小王这样经济条件有限的话,也可以选择在门诊换药继续治疗。所以小王最后开心地出院了,医疗花费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小王最后可以顺利康复,看似闲庭信步、轻松写意,背后其实是治疗团队的仔细评估与决策,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联想到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这么一段情节——年轻的康熙想要效仿先祖,御驾亲征。手下的谋臣告诉他:“御驾亲征,不是想征就征,不能儿戏。御驾亲征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不得不征,皇上乃万金之躯,不能轻易冒险;二是征则必胜,一旦败了,皇权威信扫地,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动不动就要御驾亲征,并不是勇敢,而是鲁莽和幼稚。”
干性愈合就像御驾亲征,虽然气势如虹,也要万分小心。
那么,干性愈合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空气湿度
任何事想要成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第一位。
北方的医院更擅长使用干性疗法,因为北方气候干燥。南方空气湿度高,碰上梅雨季节,墙上都有可能长霉斑,更不用说潮湿的痂皮了。
好在小王住院的这些天,天公作美,一直没有下雨,空气湿度也很低。我们在病房里使用除湿机进一步降低空气湿度。这些看不见的有利条件,是保持痂皮不感染的幕后英雄。
2、创面深度
干性疗法能愈合创面,靠的是真皮最底部的网状层血管和毛囊。如果真皮和毛囊完全坏死了,是不能采用这种愈合方式的,除非后期准备手术植皮。所以,深二度创面已经是干性愈合的极限,这位病人的小腿部位皮肤比较厚,才给了我们干性愈合的机会。
3、身体强壮、营养支持
人体是一个整体,局部的伤病和整体的情况是密不可分的。中医把这种关系称为“正邪”,正气上升则百毒不侵,指的是全身的营养好,创面自然不会严重感染。如果全身情况比较差,那用再好的药,伤口都长不起来,很多糖尿病人的创面就是如此。
所以,在小王住院的期间,要多吃点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肉蛋奶。
4、创面护理
有句话叫“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创面的护理工作对于愈合来说尤为重要。如果说医疗需要的是技术和经验,那么护理就更加需要耐心和细心。
我来举个真实的例子——
记得有一次,我们组收治了一位大面积烧伤患者。有重病人的时候,烧伤科医生是要“守病人”的。也就是24小时都住在科里,随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下图是我们当时守病人的一位医生,他累了就在隔壁的值班室打个盹,饿了就去食堂吃个饭。护士长形容他是一棵 “长在科里的草”。成天围着病人转,就像太上老君围着炼丹炉一样,看到敷料湿了,就换一下,用烤灯烤一下。有时候夜里2、3点了,他还在那里换药,把烧伤科监护室变成了医院的“不夜城”。
5、银离子抗菌油纱外用
干性愈合并不是完全不用敷料覆盖,硬等着伤口结痂。而是会采用薄层的透气敷料,这样既有利于创面保持干燥,又可以通过敷料上的药物维持抗菌的微环境。这次给小王用的是抗菌的银离子油纱,是纳米银敷料里比较便宜的一种。其中的银离子可以很好地控制创面上的微生物而又极少产生耐药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单层敷料的抗菌能力毕竟有限,只能预防感染,不能寄希望于干性疗法来治疗创面感染。一旦发现局部潮湿污秽,就要及时换药。
6、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很多朋友对抗生素的了解是“吃点消炎药”。其实,专业的抗感染治疗,并不仅限于滴注头孢菌素这么简单。需要先做创面细菌培养,取下创面上的分泌物送检培养。等待结果出来以后,就知道是什么细菌造成的感染,以及这些细菌对什么抗生素敏感。
根据不同的细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绿脓杆菌喜欢潮湿,就要多用烤灯对着创面烤干,局部使用磺胺米隆溶液,全身使用氨基糖苷类或者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喜欢东躲西藏,就要把能藏污纳垢的痂皮都去掉,局部使用百克瑞纱布,全身使用青霉素、头孢或者万古霉素。
人性有个弱点,觉得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黄金自古都是硬通货,而比特币却不受待见的原因。和人类斗争了几亿年的细菌,微小到肉眼无法发现,直到上个世纪显微镜被发明之后,才第一次被人们看到。
虽然看不见,但细菌的毒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厉害的细菌,医生真的会束手无策,我见过很多因为耐药菌导致伤口严重感染的病人,甚至还有被细菌活活吞噬的生命。
7、早日转出监护室
接着说细菌的事儿。
重症监护室可以提供完善的生命支持,但同时,也是耐药菌滋生的高危场所。创面暴露在空气中,不可能做到完全无菌,被环境中的细菌定植是迟早的事。这些细菌,往往已经在其他病人的创面上繁殖了好久,是久经考验的战士了。来到了新的创面之后,就像越狱成功的罪犯,来到了桃花源,那危害就很大了。
所以,一旦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就应该早日转出监护室。足球场上有句话叫“换人如换刀”,给患者换一个环境,有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干性愈合时限不超过1个月,适时转湿性愈合
任何策略,都有时限性,这就是所谓“时机”。所谓“夜长梦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凡事拖得太久,容易出问题。
留给伤口愈合的时限一般是一个月,时限一过,闹钟一响,就像奥特曼胸口的红灯开始闪烁。如果还不能快速愈合,那么就会拖到慢性创面的阶段,病情就会反反复复,医学上叫做迁延不愈。
为啥时限是一个月呢?
因为创面上的细菌,几乎每两个小时就会分裂一次,数量翻倍。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和变异,会筛选出既顽固又毒力强的菌种。这个时限一般就是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创面上会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把长好的皮吃掉。
所以,一般来说,从受伤后的第三周开始,如果痂皮还没有要脱落的迹象,就要重新评估创面的情况。同时,使用一些溶痂的药膏,配合沐浴洗澡等措施,以加速痂皮的溶解脱落,适时转型湿性愈合。
希望此文可以给那些不得不使用干性疗法愈合伤口的朋友们一点启发,帮助伤口安全地度过艰难又危险的时期,最后可以顺利愈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