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哲学名家名著解读:莱布尼茨及其《单子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哲学名家名著解读:莱布尼茨及其《单子论》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18/10/410279_1129060047.shtml

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发明了微积分,还在哲学领域提出了独特的单子论。他的《单子论》被认为是近代唯心主义世界观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莱布尼茨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横跨多个领域。1646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早年攻读法律。20岁时,他毕业于阿尔特多夫大学,并被聘为该大学的教授,但他回绝了。1672年,他作为外交使节前往巴黎,在那里会见了惠更斯。正是由于这次晤谈,他开始认真从事数学研究。这一时期,他在高等数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无穷级数求圆和其它曲边形的面积,并进而考察了求构成曲边形元素之和的一般方法,于1674年发明了微分学和积分学。

1676年,他被布伦瑞克公爵召到汉诺威任图书馆馆长,之后晋升为评议员,常常从事处理法律和政治问题。1700年,他参与并领导柏林科学院的创建工作,但仍留在汉诺威的任职上,直到1716年去世,终年70岁。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深受斯宾诺莎的影响。他在1676年拜访过斯宾诺莎,和他相处了一个月,并获得斯宾诺莎《伦理学》的部分原稿。莱布尼茨认为,机械论哲学是把原子或类似的广延客体看作是终极实在的结果,他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他认为,一切物质实体中真正本质的东西是力。力是存留在所有物质实体之中的东西,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在其中。力是一种简单的、没有广延的和非物质的东西。一切物质的现象都是力的单元或中心的表现。

莱布尼茨研究哲学的主要动机是为精神尤其是有限的精神即灵魂在宇宙中的实在性和意义作辩护。他的哲学分散在许多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写的文章和书信里,另著有《神正论》(1710年)和《人类理解新论》(去世很多年后才出版)等多部著作和大量论文。

《单子论》的主要内容

《单子论》是莱布尼茨集中阐释其“前定和谐”系统思想的一篇论文,也是他晚年对其形而上学原理的一种系统的概括。《单子论》共90节,可分为单子的实体学说和单子的关系学说两大部分。

单子的实体学说

单子是一种单纯实体,它没有部分,也没有窗户。没有部分,单子便不可能有广延,也不可能有形状和可分性,因此也不必担心单子会分解。单子“只能藉创造而产生,也只能藉毁灭而消灭”。没有窗户,即“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户”,是指对于单子发生内在的改变或变化,我们无法像在复合物的情况下进行干预和设想。因此,单子乃自然的真正的原子,即万物的元素。

单子的关系学说

单子的关系学说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部分:

  1. 单子自然变化的欲望说:每个受造物,从而每个受造的单子都是有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在每件事物中都是持续不断的。这种变化包含形成单纯实体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的许多属性和关系,而致使一个知觉变化或过渡到另一个知觉的内在活动被称之为欲望。

  2. 单子相互作用的中介说:一个特殊实体绝不可能对另外一个特殊实体发生作用。于是,莱布尼茨就想到了“上帝”。他认为,单子间的作用只有通过上帝干预才能产生结果。

  3. 单子整体运动的和谐说:莱布尼茨认为,在所有形体的流变中,既不会有灵魂的转世,也不会有灵魂的轮回;既不会有与形体完全分离的灵魂,也不会有任何无形体的精神。基于这些原则,他提出了一种能够以自然的方式解释灵魂与形体的结合或者一致的方法:灵魂和形体都各自遵循它自身的规律,但它们却由于所有实体之间的前定和谐而协调一致,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宇宙的表象。

莱布尼茨的学术地位

莱布尼茨的哲学是与斯宾诺莎主义根本地、尖锐地对立着的,同时他在哲学方面也坚决反对洛克的经验论。莱布尼茨在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刊行14年后即1704年,完成了他的《人类理解新论》。由于洛克当年的去世,莱布尼茨生前并没有将其发表,直到他去世约半个世纪后即1765年才出版。

当代经验主义哲学家罗素在解读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时说:“莱布尼茨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罗素认为,莱布尼茨的哲学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他公开宣扬的讲乐观、守正统、玄虚离奇而又浅薄的流俗哲学,如《原则》、《单子论》和《神正论》等;另一个是相当晚近的编订者们从他的手稿中慢慢发掘出来的秘传哲学——就这个体系的内容来说,他是利用逻辑作为解决形而上学关键问题的哲学家中一个最好的实例,其鲜明清楚的程度远超斯宾诺莎和黑格尔等人。

罗素说:“莱布尼茨的文笔枯涩,他对德国哲学的影响是把它弄得迂腐而枯燥无味。他的弟子沃尔夫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以前一直称霸德国各大学,把莱布尼茨的学说中最有意思的一些东西全抛弃了,做出一种死气沉沉的学究思想方式。在德国以外,莱布尼茨哲学的影响微乎其微;和他同时代的洛克统治着英国哲学,而在法国,笛卡尔继续作他的南面王”。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认,他是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伟大现在看来比已往任何时代都明显。按数学家和无穷小算法的发明者来讲,他卓越非凡,这且不谈;他又是数理逻辑的一个先驱,在谁也没认识到数理逻辑的重要性的时候,他看到了它的重要。”

显然,罗素所以如此评价莱布尼茨的原因就在于,他把莱布尼茨视为当代经验主义哲学即“逻辑经验论”的“先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