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呼和浩特:给我几天时间,带你穿越千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呼和浩特:给我几天时间,带你穿越千年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23062

呼和浩特,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当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去探寻它的过往,一幅壮丽而独特的画卷便徐徐展开。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人们在这里辛勤劳作、欢歌笑语,他们的梦想与希望,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这座城市的天空。或许只有来到博物馆,才能穿越千年,去探索、去感悟、感受大窑文化、昭君出塞、丰州故城、将军衙署……

呼和浩特博物馆: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

呼和浩特博物馆馆址为内蒙古博物馆旧址,建成于1957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呼和浩特市历史地标性建筑之一。很多老呼市人也会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大白马博物馆”,回去看看相册,说不定你也有一张在“大白马博物馆”前的留影。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作为土生土长的呼市人,用游客的眼光去逛首府的博物馆,不仅是了解乡土的寻根之旅,更是丰盈内心的文化之旅。

精心保护的文物、内容各异的展览、有趣生动的讲解,博物馆也花了很多巧思,热情地张开双臂拥抱着游客,欢迎着四海宾朋的到来。随着呼和浩特倾力打造博物馆之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我一样,被博物馆吸引,奔赴呼和浩特,感悟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北疆文化魅力。

昭君博物院:青冢遥望,和亲文化的见证

千百年来,昭君出塞的故事不断被演绎,坐落在呼和浩特市城南的昭君博物院也因为这段故事带上了一抹传奇的色彩。来到昭君博物院,一起探访距今有2000余年历史的昭君墓,了解王昭君的生平事迹和中国古代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故事。

进入景区,左右排列的建筑使远处中轴线上的青冢若隐若现,与远处胜景遥遥相望,仿佛那段尘封的历史就在眼前。

“青冢”出自杜诗的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也是院内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除了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存,昭君博物院的文化底蕴也同样深厚。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全馆展示了我国自先秦以来直至元朝时期以及满清时期历朝历代的和亲文化,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和亲历史事件为主要脉络,全面系统展示中国古代和亲文化的专题馆。

当我真正走进昭君博物院,才体会到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原来是那样让人心驰神往……昭君出塞的故事耳熟能详,参观完展览,才真正了解到她为民族团结所做的贡献。

正如我国著名史学大师翦伯赞先生所说: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丰州故城博物馆:悠悠碧空下的千年古塔

走进呼和浩特市丰州故城博物馆,微风吹过,伴着清脆悠扬的阵阵塔铃声,万部华严经塔全貌呈现在眼前。当阳光从塔尖洒下,塔身瑰丽多彩,古朴雄浑,十分壮观。

“车马喧嚣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这是元初名臣刘秉忠当年过丰州时对于丰州城的描述。丰州城虽已失去往日的繁华,在时光洪流里化作细沙,但是走进丰州故城博物馆,还能感受到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建筑艺术特色。

悠悠碧空、千年古塔、塔铃阵阵,串起的是呼和浩特悠远绵长的历史文化记忆。万部华严经塔虽历经千年,仍巍然耸立,成为文化与历史的不朽见证。一座白塔、一座古城、一条古驿道,见证着丰州城的兴衰变迁,站在这里,我与丰州故城有个“约定”,更久远的故事,等待我的探寻和了解……

今日的丰州故城博物馆之旅不虚此行,在丰州故城中感受昔日繁华,在万部华严经塔下感受千年魅力,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将军衙署博物院、五塔寺博物馆、公主府博物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这座地处青城的漠南第一府,自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绥远城建城至今,近300年的时间里,有74任将军在此任职。历代将军驻守在这绥远城中,只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今天,当脚步从门前照壁到守门石狮子,不仅感怀岁月变迁,也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照壁上的“屏番漠朔”四个大字,概括了将军衙署中历代将军们的责任与信念,威武气派的雄狮更是体现了当时这座古建筑所带来的权威;走进将军衙署庭院内部,淡雅的丁香花扑鼻而来,曲径通幽的回廊和青砖让心慢慢平静;这里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绥远省政府小礼堂旧址、味莼轩以及“澄园”;移步到中轴线处,便可看到绥远城军政事务核心所在,其建筑功能完全按照古代官衙“前朝后寝”规制营建,并且以中轴线建筑为主,以两侧厢房、耳房为辅;从南到北,一间间房间穿越,仪门、大堂、折房、文秘处、官房、印房、二堂、箭亭、客厅、三堂东厢、西厢……

每一处都让人感叹清代建筑的精妙绝伦……

看着这座我国现存的清代驻防将军衙署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文物遗址,不由得感叹其对于研究清代边疆政策、绥远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如今,这座雄伟的古建筑,屹立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它静静守候,见证呼和浩特近、现代史的发展,也成为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写照,百姓心中独一无二的建筑地标……

走进位于玉泉区五塔寺后街的五塔寺博物馆,它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塔寺博物馆附近的交通十分方便,可以说是一处既繁华又远离尘嚣的去处。站在金刚座舍利宝塔前,仰看整座塔身,我不禁被这件巨大的艺术品所震撼。金刚座舍利宝塔通高16.5米,整座塔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最下方的须弥座、中间七层的金刚座以及上方耸立着的五座小塔。

来五塔寺博物馆还有一个必看的地方就是塔后照壁存有三幅石刻图。“其中的蒙文石刻天文图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幅以蒙文标注的星座图,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有着重要意义。这幅图以北极为圆心,由内向外分别是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冬至圈和天南极圈……”讲解员向游客们娓娓道来,我也听得入迷,久久不愿离去……

金刚座舍利宝塔历经将近三百多年的历史,能够完好保存实属不易,不仅见证了中国各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研究明清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提供了素材,也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留下了宝贵的实物。如今,随着首府倾力打造博物馆之城,五塔寺博物馆已经成为首府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绥远通志稿》载:“后枕青山,前临碧水,建筑与风景之佳为一方冠”,说的就是呼和浩特的和硕恪靖公主府,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王府品级公主府府邸。

来到公主府博物馆,一探“西出京城第一府”的非凡魅力,深入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走进公主府,有种时空穿越之感,红墙青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府邸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仪。公主府主体建筑布局为中轴对称格局,自南向北由前庭、两进四合院和后院组成四进五重院落。

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以传统礼制文化为建筑理念,融入皇家园林造景风格和北方各民族崇尚自然的生活习俗,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为一名在呼和浩特生活的外乡人,行走其中,听着有关公主府的历史故事,感悟到公主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博物馆有看头,越看越入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化名胜古迹,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加一顿“营养大餐”。底蕴深厚的博物馆,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城市历史,领略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呼和浩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值得我们认真“品读”。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