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的防空塔——顶级的碉堡防御工事
二战德国的防空塔——顶级的碉堡防御工事
二战期间,德国为了应对盟军的空中打击,在柏林、汉堡和维也纳等地建造了8组防空塔。这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御工事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战后依然屹立不倒,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
图1:二战期间,德国运用闪电战战术,迅速征服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家。但是,随着盟军力量的强力反攻,战争强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1940年8月26日英国皇家空军对柏林发动的第一次空袭,德国的本土不再是高枕无忧的安全地带。
图2:皇家空军Handley Page Halifax四引擎重型轰炸机起飞,对德国首都柏林进行空袭
图3:柏林市中心商业区建筑被空袭后的状况
图4:柏林市中心商业区建筑被空袭后的状况
这次空袭,虽然英国空军只在柏林西北部投掷了22吨炸弹,造成12人死亡和建筑物的破坏,但却使德国纳粹首领希特勒极为震惊和愤怒,他下令建造一款大型武器,像鸟笼一般保障柏林的空中安全,并亲自画了一张防空塔的草图。
图5:希特勒没有忘记自己二流画家的本职,亲手绘制了防空塔草图
这张草图被交给了总建筑师施佩尔,由柏林工业大学的教授弗里德里希·塔姆斯负责具体设计。防空塔的设计经历了几次调整。下图是早期的防空塔设计样图:
图6:早期的防空塔设计样图
后期的设计版本,依然能看出带着些许的艺术感。
图7:后期的设计版本
图8:后期的设计版本
图9:后期的设计版本
最终,塔姆斯摒弃了那些对战争无用的艺术设计,确定了两种类型的防空塔:Gefechtstürm,即G塔(战斗塔),以及Leittürm,即L塔(指挥塔)。G塔和L塔成对建造,G塔主要负责火力输出,L塔负责指挥、侦查,也兼具一定的攻击能力。根据防守要地的特点不同,每对G塔、L塔的防空组合具体分为TYP-1、TYP-2、TYP-3三种型号。
TYP-1型 G塔尺寸如下:
TYP-2 型 G塔尺寸如下:
TYP-3 型 G塔尺寸如下:
1941年4月,柏林城区西南的动物园G型防空塔(战斗塔)建设完毕,主体混凝土墙体厚度3.5米,顶部厚度2米,高度39米。
柏林动物园G型防空塔模型
柏林防空塔不仅有坚固、强悍的外表,内部也有非常复杂的结构设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
第一层是地下室,主要用于避难和存储,为平民提供空袭时的掩护,这里还储存了大量的饮水、食物、药品、设备以及燃料,可以为塔内士兵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
第二层是文物保护区。这里存放了来自德国各大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艺术珍品,包括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古希腊神庙的大理石雕像、中世纪的雕刻和绘画作品。
第三层是医疗救护层。设立了战地医院,配置医生、护士、药品和手术医疗设备,可以为受伤人员提供治疗。
第四-六层是士兵的居住层。设有卧室、厨房、餐厅、淋浴室、洗手间等必要设施,以及通信、武器、弹药等物资。
第七层是顶层的武器平台层。这一层是防空塔最核心的功能区,四个角各布置了1门双联装128毫米Flak40高炮,射程达14公里,射速每秒12发,以及1门37毫米高射炮,多门20毫米高射机枪,用以攻击低空来袭的飞机。
防空塔顶部进行训练的德军士兵
柏林动物园的L塔是指挥塔,顶部装有“巨人伍兹堡'雷达,它重达8吨,天线直径达7.5米、FuMG 64型跟踪雷达、“维尔茨劳斯'探测仪、40型指挥仪等设备。这里的火力配属虽然不及旁边的G塔,但也装备了16门20毫米四联装高射机关炮,用于攻击近距离来袭的飞机,保护雷达和通信设备。
“巨人伍兹堡'雷达
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远处的柏林动物园L塔。
现存的L塔
柏林动物园防空塔建成后,德军又在柏林其他地点修建了另外2座防空塔,与动物园防空塔共同组成三角形的防御体系。另在德国汉堡建设了2座,在奥地利维也纳建设了3座。德国在二战期间,一共修建了8组防空塔。
柏林北部的洪堡港防空塔:
德国汉堡防空塔: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防空塔
重点来了,二战期间,德国防空塔是怎样的火力存在
与广为诟病的马其顿防线不同,同样为防守而修建的德国8座防空塔,在战争中发挥为了巨大的作用,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依靠G塔与L塔的搭配,使防空塔能在5秒钟以内输出边长240米的立方体弹幕,仅在1943年8月盟军组织的空袭中,柏林动物园防空塔就击落了14架飞机,1944年2月再次击落了16架盟军飞机,严重削弱了盟军的空袭效果。
1945年,苏联红军对纳粹德国首都柏林发起总攻,上万名士兵在铺天盖地的坦克、重炮的支援下,向防空塔发起攻击,从手榴弹,到火焰喷射器,到“斯大林之锤”,到炸药、重炮的轮番轰炸,但防空塔却几乎丝毫无伤。1945年5月2日,是柏林沦陷的一天,柏林动物园防空塔内却依然有300名负隅顽抗的纳粹士兵,依然进行着早已经毫无意义的火力输出。5月8日,动物园防空塔放下武器,9日,柏林另外两个防空塔的士兵走出大门,向苏军投降。
毁于防空塔顶部37毫米重炮的苏联斯大林-2重型坦克
至此,防空塔的战争使命宣告结束。回顾战争过程,依赖于其强悍的结构,强大的火力输出,没有一座防空塔因武器直接击中而毁坏,这些钢筋混凝土的怪兽,以最顽强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刻,完成了它罪恶的使命。
战后的德国防空塔
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这8组防空塔,多数保留在原地。法国占领军曾经对柏林洪堡林区的防空塔进行了一次爆破拆除作业,没有成功。4个多月后再次爆破,但只摧毁了部分外墙,塔身依然不倒。一个月后,法国人又用26吨炸药进行了第三次爆破,防空塔的南侧坍塌,但北侧的两个炮位却依然挺立。
第三次爆破后,德国的孩子们在废墟边玩沙子,他们的身后,就是防空塔爆破后留下的遗迹。
另一座德国施蒂夫茨防空塔L塔,已经被改造成海洋馆的一部分。
战争虽然已经远去,但带给人类的创伤却永远无法抚平。一个个散布在各地的防空塔遗迹,时刻警示着后代的人们,应该如何面对生存与发展,矛盾与争端,如何远离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