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进程的八个观测指标
牛市进程的八个观测指标
近期A股市场表现活跃,上证综指在9月18日至9月30日期间涨幅超过20%,引发市场对新一轮牛市的讨论。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团队通过分析历史上的五次快牛行情,提出了八个关键观测指标,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当前市场是否处于牛市阶段以及后续走势。
牛市的时间段划分
研究团队分析了历史上五次快牛行情(2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最大涨幅超过20%的时段)。本轮行情中,上证综指从9月18日至9月30日区间涨幅达到22.8%,因此,过去五次快牛期间的一些指标变化对于本轮行情的跟踪具有借鉴意义。
观测指标1:成交额
历史数据显示,牛市期间成交额显著增长。五次牛市终点的成交额平均是起点的12.2倍,其中2019年牛市期间这一比例为3.3倍。本轮行情中,9月30日的成交额是9月18日的5.4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交额的最高点并不一定对应行情的最高点,但近三次牛市中,成交额见顶后,上证综指的平均涨幅仅为9.1%。
观测指标2: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余额是衡量市场热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2014-2015年牛市期间,两融余额从4054亿增长到2.2万亿,增长5.5倍;2019年牛市期间增长1.27倍。本轮行情中,9月18日两融余额为1.37万亿,若按照1.27倍的增长率计算,当两融余额达到1.74万亿时需要警惕。
观测指标3:新成立基金份额
新成立的偏股型基金份额也是市场热度的重要指标。2005年以来四次牛市中,这一指标平均增长9.9倍,最低为2019年的2.1倍。本轮行情中,截至9月27日,9月新成立基金偏股型基金份额合计为285.9亿。
观测指标4:ERP
沪深300 ERP(股权风险溢价)是衡量市场估值的重要指标。历史数据显示,牛市期间ERP分位数起点通常较高,终点则大幅回落。本轮行情中,9月18日ERP分位数为99.9%,到9月30日降至61%;ERP绝对值从7.16%降至5.39%。
观测指标5:股息率与利率之差
股息率与十年国债利率之差也是重要的市场指标。历史数据显示,牛市期间这一差值分位数起点通常较高,终点大幅回落。本轮行情中,9月18日这一差值分位数为100%,到9月30日降至91.8%;绝对值从1.38%降至0.62%。
观测指标6:标志性个股涨幅
通过观察标志性个股的涨幅可以判断市场热度。本轮行情中,东方财富的涨幅已超过2019年牛市期间,但券商股涨幅偏低,最大涨幅仅为59.9%,远低于2014-2015年牛市期间的594%和2019年牛市期间的147%。恒生电子的涨幅也低于前两次牛市期间。
观测指标7:创新高个股数量
通过观察创新高个股数量可以衡量市场赚钱效应。历史数据显示,五次牛市期间创三年新高个股数量占比平均达到33.5%。本轮行情中,9月18日至9月30日期间,创三年新高个股数量占比最大值仅为2.8%,处于较低水平。
观测指标8:官媒定调变化
官媒的定调变化也是判断市场走势的重要参考。以2014-2015年牛市为例,官媒对股市的定调经历了从呵护到强调风险的变化。当前阶段,官媒定调或尚在呵护阶段,例如8月25日证监会召开的机构投资者座谈会,以及9月30日CCTV对A股市场的报道。
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加大是当前阶段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上述八个观测指标的变化,理性投资,谨慎决策。
本文原文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牛市进程的八个观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