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雨水时节丨春捂涵阳防疫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雨水时节丨春捂涵阳防疫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02/27766007.html

雨水时节,气候多变,防寒保暖尤为重要。如何在乍暖还寒的春季做好养生保健?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2月18日,“雨水”来临,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

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欧降红表示,雨水时节,依然处于风季,寒气尚未完全消散,风寒湿邪因此更为猖獗。若遭遇倒春寒,更是风寒交加,对人体健康构成不小的挑战,春捂涵阳防疫病不容忽视。

雨水时节健康风险

雨水时节,气候特点显著,主要表现为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差大、降雨逐渐增多。这一时期,天气多变,细雨绵绵,给大地带来了滋润,但也使得防寒保暖变得尤为重要。

欧降红提醒,在雨水节气到来之前,冬季的寒冷天气让人们习惯于穿着厚重,饮食也偏热辣,这容易导致体内郁火或痰热积聚。然而,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上升,这些郁热也随之外散。加之春风的助力,致病菌和邪毒更易传播,使得流感、脑膜炎、腮腺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在这一时期易于流行。

春季的气候变化还可能对某些疾病产生不利影响,如心脑血管病、溃疡病、腰腿痛及精神病等。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在春季变得活跃,高血压、痔疮出血以及女性月经失调等问题也更容易发生。因此,对于这些问题,人们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此外,雨水时节气温和气压均不稳定,也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了较大威胁。特别是冠心病患者,易因气候骤变而突发心肌梗死。医学研究显示,“倒春寒”期间的冷空气可刺激心脏,增加心肌耗氧和负荷,从而诱发心绞痛。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在此阶段不宜轻易停药或减药,而应保持警惕,加强防护。

适时适度做好“春捂”

“春捂”是古人依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养生原则。那么,“春捂”具体应该捂哪里呢?

欧降红介绍,重点在于保暖下肢和头部,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中医经典理论指出,“头为诸阳之会”,因此,戴帽子正是春季顾护阳气、实践养生原则的具体举措。针对此,欧降红提出以下三点养生建议:

起居养生

在起居方面,考虑到“雨水有雨百日阴”的说法,雨水时节仍处于早春阶段,此时天气时暖时寒,气温较低,且昼夜温差大,湿度也有所增加。尽管气温不再像寒冬时那般严寒,但由于天气转暖,人体毛孔逐渐张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相对减弱。因此,人们不宜急于脱下冬衣,而应继续注重防寒保暖。对于头发稀疏的人群,也不宜过早摘掉帽子和围巾,以免受风寒侵袭,导致头痛或感冒。

运动养生

春季三个月,人们应早睡早起,披散头发,在庭院中悠闲散步,活动肢体。这样有助于意志升发、心情舒畅,以顺应春季升发疏达、向外宣散的特点。散步、踏青等活动特别适合老年人参与,能够疏通气血、调节经络、舒畅情绪。不过,大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运动量过大。

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春季与肝脏相对应,此时肝气容易过旺,肝木旺则可能克脾土,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所以,在雨水节气期间,人们应注重补脾,调整饮食结构。同时,随着雨水时节天气渐暖、早晚温差增大,风邪增多且气候干燥,人体常出现皮肤脱皮、口舌及嘴唇干裂等症状,故应多吃新鲜蔬果以补充水分。

春季养生小食谱推荐

白扁豆山药粥

原料:白扁豆50克,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 白扁豆用水浸泡4小时;山药去皮、洗净并切成小丁;大米淘洗备用。
  2. 先将浸泡好的白扁豆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然后加入大米和山药丁,继续用小火煮30分钟,直到粥变得浓稠,扁豆和大米都完全熟烂,加入适量的冰糖。

欧降红表示,白扁豆山药粥不仅口感爽滑、香甜可口,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人群食用。

本文原文来自湖南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