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偏远”的211大学,70%学生到体制内工作,录取分数却很低
我国最“偏远”的211大学,70%学生到体制内工作,录取分数却很低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一所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的211大学——西藏大学。这所大学不仅承载着培养西藏地区人才的重任,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就业优势吸引着众多考生的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所中国最偏远的211大学的前世今生。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直坚持均衡发展的方针,让全国的学生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因此,当初国家推出211工程建设计划时,每个省份起码都能有一所高校上榜。
即使是偏远地区的省份,所推荐的高校实力很弱,但依然会被评选为211高校。国家相信经过数年的扶持,倾注大量的资源以及政策,肯定能让这些高校发展得更好。
如今学生填报高考志愿都是挑大城市的大学,主动放弃偏远地区的重点高校。这种报考思路已经成为社会的趋势,确实也很正确。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到额外的因素。
比如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学生们报考大城市的高校,都是希望借助大城市的平台,能更好地实现就业。如果偏远地区的高校能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也是很值得考虑。
我国最“偏远”的211大学
提到我国最偏远的地区,大家都会想到我国的西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因为没有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目前确实难以和东部沿海地区同档次的高校抢夺高分学生。
而西部地区里面又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西部地区最偏僻的应该就是西藏自治区。这里是我国西南的边陲部分,而且全区都是位于青藏高原,这些年随着旅游业发展,才逐渐被大家熟知。
因此,西藏大学逐步成为大家公认最偏远的211高校,也逐渐成为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学生忽视的大学。毕竟平原地区的学生到西藏读书或者旅游都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由于学校偏远的地理位置以及可能产生的高原反应,所以每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学生都会自动忽视西藏大学。
如果学生的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确实没有必要考虑西藏大学。但如果学生的成绩只是在二本或者是一本分数附近,又能适应高原反应,或许报考西藏大学会是一个很有性价比的选择。
西藏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1年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多次的变更与改名,最终在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命名为西藏大学。
20世纪末的高校合并潮当中,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等,都全部并入到西藏大学里面。
西藏大学于2008年成为211工程建设高校,也可以说是赶上211工程的“末班车”。国家派遣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7所顶尖高校,对口支援建设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开设有校设有14个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可以说是西藏自治区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也可以说是当地干部以及教师等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校的主要优势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通信工程、临床医学等,这些专业在当地都是排名第一。
学校的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排行榜里面,确实表现很一般,学科评估结果还不如沿海地区的“双非“高校,但是西藏大学的就业质量以及就业率却是让大家都很羡慕。
如果单纯比较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薪酬,或者说整体的就业质量,西藏大学在诸多的211高校里面能达到中上游水平。
西藏大学每年毕业的本科学生约为2300人,根据学校提供的2019年到2021年的数据,学校每年约有30%的毕业生都能成为当地的公务员。
每年有超过40%的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含初中以及小学)、医疗卫生单位、其他*事业单位等工作。体制内就业的比例通常都能达到70%以上。*
毕竟依靠西藏大学的毕业生身份,加上当地的各种事业单位的竞争并不是很激烈,想要考取教师编制或者其他事业单位编制并不难,这就是学校的就业优势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藏地区的民营企业或者国有企业有限,最终容纳毕业生的主要是以体制内单位为主。而且西藏地区的各类机关单位都有国家补贴,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也比较高。
总结
西藏大学更适合高考成绩在570分以下的学生报考,而且能适应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通过在西藏读书,然后前面这些年留在西藏地区工作,积累经验,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
比如西藏大学2023年在山西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51分,最高分为480分。广东省物理类最低分为538分,最高分为561分。河南省理工类,最低分为508分,最高分为580分。
整体来说,西藏大学在高考大省是适合超过一本线二三十分的学生报考。在普通省份则是适合二本线左右的学生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