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建立关系很困难,怎么办?运用布朗定律提升沟通能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建立关系很困难,怎么办?运用布朗定律提升沟通能力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61614894_121124018

很多同学对一段关系的建立都有着坚实而持久的初心。尽管我们出发点美好,结果却并非总如人愿。在今天的分享中,我将带你探索运用布朗定律,由三个由浅入深的策略,去和他人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逐步构建和深化人际关系。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对方,还能使我们的关系更加丰富和鲜活。

布朗定律是指一旦找到了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就可以通过反复使用这把钥匙去打开他的某些心锁。布朗定律最初由美国的职业培训专家史蒂文·布朗提出,这个概念绝非所谓的空洞励志言辞,它深刻地指出,在沟通过程中,最初的步骤绝不仅仅是施展策略、尝试各种方法,或是不停地表达自己,更不是盲目地迎合对方,因为在你还未明了对方真正喜欢什么之前,这样的尝试往往是徒劳的。沟通的艺术首先在于观察与思考,而布朗定律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

一、沟通艺术的第一步:通过观察来理解一个人的基本性格

在建立有效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对方的性格很关键,特别是在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显著。

小李是一位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的学生。他在学习上很有潜力,但往往因为羞涩,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见解。他的辅导员老师在与小李的多次交流中,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最初,辅导员尝试通过常规的方法,如询问学习情况、社团活动参与度、四级复习进度等,来与小李建立沟通。然而,这些方式并没有使小李打开心扉。

通过细心观察,辅导员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小李虽然不主动发言,但他的笔记本上总是密密麻麻地记着很多想法和问题。这让辅导员意识到,小李并不是缺乏思考,而是缺乏表达的勇气和平台。

于是,在下一次谈心中,辅导员改变了策略。他没有直接询问小李的想法,而是先分享了自己大学时期的一些经历,特别是关于如何克服羞涩、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观点的故事。然后,辅导员轻描淡写地提到了自己在准备材料时偶然看到小李笔记本上的一些想法,表示对这些想法很感兴趣,并鼓励小李分享更多。这次,小李的反应与之前截然不同。他感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渐渐地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通过观察来理解一个人基本性格的重要性。辅导员没有直接试图打破沉默的僵局,而是通过观察找到了小李沟通的“钥匙”,从而使谈话变得自然和富有成效。

观察是了解一个人基本性格的第一步,也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石。通过观察、理解和尊重来建立沟通,不仅可以解锁内向学生的心扉,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发现对方的需求和偏好,这对于任何形式的人际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沟通艺术的第二步:深入探索与了解对方的核心

布朗定律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洞察:理解并应对他人兴趣爱好的重要性。这一理念,与《非暴力沟通》中提倡的建立基于同理心的沟通方式不谋而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分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人,更是在学习如何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面对那些意见坚定且喜欢主导谈话的人,可以主动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深入展开话题。在《非暴力沟通》的视角中,这种做法是一种“给予”,一种让对方感受到被听见和被理解的方式;遇见那些好奇心旺盛,更喜欢倾听他人讲话的人,可以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成了建立连接的桥梁,也是在实践《非暴力沟通》中提倡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对于那些既不愿意倾听也不太喜欢表达的自我中心型人物,《非暴力沟通》教会我们的是寻找背后的需要:每个人的沟通方式背后,都有其深层的心理需求和动机。

人的反应和兴趣可能会随着环境、情绪以及话题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一个人可能因为对某一话题的热情而变得健谈;有时,对于他们不太熟悉但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倾听,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信息。反之,如果话题既不在他们的兴趣范围内,也超出了他们的知识领域,他们可能就会显得不那么参与。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布朗定律,结合《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意味着我们在建立人际关系和进行日常沟通时,不仅要敏锐地观察对方的反应,还要深入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用心去感受和回应。这样,我们不仅能更有效地沟通,还能在过程中促进彼此的理解和成长。

三、沟通艺术的第三步:建立深远的影响力

史蒂文·布朗发现,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如对子女教育的深刻见解、健身塑性技巧、护肤保养的方法诀以及日常的穿搭风格等等都能成为我们建立深厚人脉的强大工具。这一发现与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其著作《影响力》中所探讨的原理不谋而合,即如何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来增强个人的影响力。

西奥迪尼强调了影响力的六大原则:互惠、承诺与一致性、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稀缺性。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交互动中,我们可以发现,拥有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正是利用这些原则,尤其是“喜好”和“权威”原则,来建立和深化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一个社交场合中遇到一位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前辈。如果你是一位实践效果显著的健身爱好者,这份共同的兴趣便成了你们之间的桥梁,这不仅是因为你们在这个特定领域的共同喜好,更因为你在这一领域的知识和实践赋予了你某种“权威”,让对方更愿意接近和信任你。

西奥迪尼的“社会认同”原则提醒我们,人们倾向于与那些有共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人建立联系。无论是准备与潜在业务伙伴的会面,还是希望加深与同事之间的友谊,通过展示你对他们兴趣的了解和尊重,你可以有效地利用“承诺与一致性”原则,增强彼此间的连结。很多人的个人经历也印证了这些原理的有效性,注意到伙伴的个人兴趣后,主动引入这些兴趣相关的话题,使我们的关系迅速从纯粹的工作伙伴转变为深入了解彼此的好友。这种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连接,不仅加深了我们的合作基础,也在个人层面上建立了坚实的信任。

无论是通过共享共同兴趣,还是通过事先的观察和理解通用情绪,它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交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父母或者你的长辈,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哪些?如何去和他们进行这种深入的沟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