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讨薪全攻略:协商、投诉、仲裁到诉讼
农民工讨薪全攻略:协商、投诉、仲裁到诉讼
一、农民工如何讨薪
农民工讨薪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协商解决。农民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农民工可以携带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和投诉都无法解决问题,农民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在仲裁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等情况。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如果不执行,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提起诉讼。在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仲裁机构不予受理的情况下,农民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农民工干活没有合同老板不给钱怎么办
如果农民工干活没有合同且老板不给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收集证据
工作相关证据。例如工作时的照片、视频,证明自己确实在该工地或工作场所工作过。
工友证言。让一起工作的工友出具书面的证明,证实工作的情况以及被拖欠工资的事实。
与老板的沟通记录。如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其中包含关于工作内容和工资的讨论。
(二)向相关部门投诉
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老板支付工资。
拨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33进行反映,按照指引提供相关信息,寻求帮助。
(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仲裁机构就会受理。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老板支付工资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要农民工工资找哪个部门
如果要追讨农民工工资,可以找以下部门:
劳动监察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有权对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并且可以对用人单位进行罚款等处罚措施。
劳动仲裁机构。如果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争议,或者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未能解决工资问题,农民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双方的争议进行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人民法院。在劳动仲裁裁决后,如果用人单位仍然拒不支付工资,农民工可以持仲裁裁决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外,农民工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一般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