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墨子》原文、译文、注释及鉴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墨子》原文、译文、注释及鉴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7/15/7436612_1133388751.shtml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其创立的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影响深远。《墨子》一书不仅记录了墨子的言行和思想,还包含了丰富的逻辑学、认识论等内容,是研究墨家学说的重要文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墨子的生平、思想及其著作《墨子》的内容和价值。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人称“布衣之士”,自称“鄙人”,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位知识渊博,又比较接近工农的小生产者的士。墨子也是位能工巧匠,据说,他发明过一个飞鹰,在天上能飞一天的时间。既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又有高深的科学理论知识,是个生产者,又是个士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家产生于战国时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团体,其首领称“钜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光学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墨家十大主张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即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交相利,反对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涵盖学科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古典著作。早在19世纪,《墨子》就已经成为世界汉学界研究的对象之一;150多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多个《墨子》全译本或节译本,涉及的语言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朝鲜语(韩语)、日语、波兰语等,其中英译本、日译本较多。

作者: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定为墨家学派总的宗旨。“兼爱”是墨子的最核心主张。“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像爱自己一样地爱所有人”。墨子认为,你若不爱别人的亲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亲人,爱人者人必爱之,恶人者人必恶之,爱、恶之行必有相应的报偿。

版本及分类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墨子》一书有几个版本,解读也各异。这里选用较为通行的观点。

《汉书·艺文志》云“墨子七十一篇”,现存《墨子》五十三篇,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佚失的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关于《墨子》的佚失情况,一种说法是从汉代开始的,另一种说法是南宋时佚失10篇,其余8篇是南宋以后佚失的。

《墨子》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

《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

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比如《亲士》篇中的“铦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语。“修身”一词,为儒家之言。《所染》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之性说。“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纯出伪托,而后四篇是墨家记墨学的概要,有可能是墨学的提纲挈领。

第二类:

《尚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用》上中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四篇。这一类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除了《非攻》上篇、《非儒》下篇之外、各篇皆有“子墨子曰”四字,认为是墨子门弟所记的墨子之言。

第三类:

《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篇,共六篇。这一类被治墨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此六篇难通难译,古字词较多,辩理深奥,加上杂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光学力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实在难以理解。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而孙诒让则认为是后墨学者所著。孙诒让所据的理由之一是: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

第四类:

《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这五篇是墨子弟子记载墨子的言论行事。亦算是对墨子的生平的记录,体裁接近《论语》。

第五类:

守城各篇。它们是《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共十一篇。这一类可以说是墨家兵法。墨子提倡非攻,以守御为主,十一篇皆以守备之法为主题。墨家兵法是墨学之弟子精研而成。此十一篇古字词颇多,古代兵法阵法用词不少,很少通译。

内容阅读:

墨子鉴赏:

《墨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小取》

夫辩者 ② ,将以明是非之分 ③ ,审治乱之纪 ④ ,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 ⑤ ,决嫌疑 ⑥ : 焉......

《墨子·经上、经说上》

〔经1〕 故 ② ,所得而后成也。 〔经说〕 故 ③ 。小故 ④ :有之不必然 ⑤ ,无之必不然 ⑥ 。体也 ⑦ ,......

《墨子·城守》

[备城门] 禽滑厘问于子墨子曰 ① :“由圣人之言,凤鸟之不出,诸侯叛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

《墨子·公输》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 ① ,将以攻宋 ②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③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④ ,见公输般......

《墨子·鲁问》

  1.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

《墨子·公孟》

  1.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拱己以待 ① ,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

《墨子·贵义》

  1.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

《墨子·耕柱》

  1. 子墨子怒耕柱子 ① ,耕柱子曰:“我毋愈于人乎 ② ?”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

《墨子·大取》

  1. 概念种类(逻辑学) 以形貌命者 ① ,必知是之某也,焉知某也。诸以形貌命者,若山丘室庙者,皆是也。不可......

《墨子·经下、经说下》

〔经101〕 止 ① ,类以行之 ② ,说在同 ③ 。 〔经说〕 止。彼以此其然也 ④ ,说是其然也 ⑤ 。我以此其......

《墨子·非儒》

[下] 儒者曰:“亲亲有杀 ① ,尊贤有等 ② 。”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其礼曰:“丧父母三年 ③ ,妻后子三年 ......

《墨子·非命》

[上] 子墨子言曰: 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

《墨子·非乐》

[上] 子墨子言曰: 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

《墨子·节葬》

[下] 子墨子言曰: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 ① ,譬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奈何哉?曰:......

《墨子·节用》

[上]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 ① ;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

《墨子·非攻》

[上]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① 。至攘人犬豕......

《墨子·兼爱》

[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墨子·尚同》

[上] 子墨子言曰: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

《墨子·尚贤》

[上] 子墨子言曰: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

《墨子·三辩》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

《墨子·辞过》

子墨子曰: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 ① ,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

《墨子·七患》

子墨子曰: 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 ① ,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

《墨子·法仪》

子墨子曰: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①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

《墨子·所染》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 ①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

《墨子·修身》

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

《墨子·亲士》

入国而不存其士 ② ,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 ③ ,则缓其君矣 ④ 。非贤无急 ⑤ ,非士无与虑国 ⑥ 。缓贤忘......

墨子译注:

亲士 修身 所染 法仪 七患 辞过 三辩 尚贤上 尚贤中 尚贤下 尚同上 尚同中 尚同下

兼爱上 兼爱中 兼爱下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节用上 节用中 节葬下 天志上 天志中 天志下

明鬼上(亡佚) 明鬼中(亡佚) 明鬼下 非乐上 非乐中(缺) 非乐下(缺) 非命上 非命中 非命下

非儒上(亡佚) 非儒下 经上 经说上 经说下 大取 小取 耕柱 贵义 公孟 鲁问 公输 备城门

备高临 备梯 备水 备突 备穴 备蛾傅 迎敌祠 旗帜 号令 杂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