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供御款建盏鉴定:真假新老全解析
探秘供御款建盏鉴定:真假新老全解析
宋代建盏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其中供御款建盏更是稀世珍品。随着建盏收藏热潮的兴起,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劣质赝品和仿品,尤其是供御款建盏,因其历史价值和稀有性,成为造假重灾区。本文将从价格与制作、器型辨别、釉光判断、胎质区分、冰裂纹观察、底款印刻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供御款建盏的鉴定要点。
建盏市场现状
随着建盏热潮兴起,市场上出现不少劣质赝品和仿品,尤其是供御款建盏,因其历史价值和稀有性,成为造假重灾区。建盏市场现状复杂,宋代建盏由于工艺特殊,成品率低,精品更是稀少。而老盏数量有限,不会再增加,这使得供御款建盏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同时,也成为了造假者的重点目标。
现代烧制的仿古制品中,一些质量较差的仿品连风格都不模仿,铁胎和铁系釉的基本特点都不具备,颜色五花八门,价格随意。而稍好一些的仿品会学习宋代建盏风格,采用建窑工艺,但新出炉的仿品很容易被识破,因为其光泽和声音与经历千年沧桑的老盏不同。为了以假乱真,仿造者会对仿品进行做旧、消光、去音处理,但通过放大镜或热释光测年法仍可分辨,新烧制的仿制品上会残留现代工艺特征和化学处理痕迹。
对于残旧老盏,造假者会进行加工改造。比如采用 “接底” 的方式,将残破的老盏胎体与新烧的器物相接,通过观察露胎部分可发现人为连接痕迹。还有生烧品重新进窑复烧,这种产品虽然漏洞少,但釉面会与胎体不匹配,因为人工刻意干预下,胎釉物质不能自然生成配套的斑纹。此外,无款老盏添加后刻款也是常见的造假手段,尤其是 “供御” 这种御用款的建盏,是伪款的重灾区。
总之,在收藏建盏时,新盏要分辨好坏,老盏要分辨真假。多了解建盏知识和市场行情,多上手真货,才能避免踩坑。
供御款建盏鉴定之价格与制作
低价格且非原矿原釉制作的建盏很可能是外地釉仿品。传统建盏形体规整,碗壁厚实,而仿品可能是机压胚,较轻且不够自然。供御款建盏在制作上更为讲究,器型精准,个体间外观差异很小,器形统一度高。其造型主要有深腹束口盏、宽腹撇口盏、宽腹敞口盏三种,盏壁偏薄,胎色偏浅,这是由于供御盏作为宫廷使用,对薄壁有要求,胎骨原料内高岭土含量较高,以提高抗变形性能。
同时,要注意区分柴烧和电烧建盏。柴烧建盏工艺复杂,是古老的烧制方法,木柴为燃料,烧成工作受多种因素控制,具有 “入窑一色,出窑万千” 的特点,成色拙朴,纹理纯正自然,收藏价值高,但成本高、精品率低。电烧建盏在封闭小箱内借助机械控制加热棒,温度可调,成品率高,胎质轻巧玲珑,釉色亮丽,价格相对亲民,从环保角度也更有优势。
对于刚接触建盏的朋友来说,往往分不清手工拉胚和机器拉胚的建盏。手工拉胚的建盏手感重、沉,底部有自然轮盘转痕,内壁有不规则的拉坯纹,器型有灵气;机器压胚的建盏手感轻薄,底部平整光滑,较为呆板。在挑选建盏时,可以通过手感、胎底、摸盏壁、神韵等方面综合判断是机压还是手拉,也可以寻找值得信任的卖家或了解只烧制手工建盏的匠人来选择心仪的建盏。
供御款建盏鉴定之器型辨别
宋代建盏成型为手工拉坯,器形规整流畅、自然古朴,足根有修刀。而供御款建盏在器型上更是具有独特之处。
“供御” 盏在器型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古代宫廷制品要求严格,所以 “供御” 款建盏器型高度统一,外观差异和厚度差异极小。其三种造型的共同点在于:首先有明确的款,共四种,以出现频率排序为供御刻款、进琖印款、进琖刻款、供御印款。“供御” 款建盏器形精准,个体间外观差异很小,器形统一度高,说明制造时有标准化意识。“供御” 款盏的器形多为口径 12cm 左右,高 6cm 左右,底径 4 - 4.5cm 左右的深腹盏,此外还有口径 12cm 的撇口盏、口径 15cm 以上的翻边鼓腹盏等较为罕见的器形,但也各自趋于标准化。总体来说,“供御” 意味着造型标准。
供御款建盏造型主要有深腹束口盏、宽腹撇口盏、宽腹敞口盏三种。从利于点茶上讲,其造型完全遵照宋徽宗《大观茶论》“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 而生产。供御形建盏外腹曲线更为优美柔和,在施釉烧造过程中,更容易在足墙处积釉,从而避免因釉水流过足墙粘住匣钵。供御形盏的盏壁也要薄于其他盏形,胎骨原料内高岭土含量较高,利于提高抗变形性能,便于将盏壁做得更薄。与非供御建盏相比,供御建盏胎色明显更浅。
“供御” 底款是每个工匠根据自己的习惯刻成,每个 “供御” 基本都不一样。器形标准统一,刻款个性十足。而 “進琖” 多为印款字体,有楷书和隶书两类,字形优雅,更加整齐划一。
仿品多为电动拉坯机成型或灌浆成型,器型死板做作,足底较平且少见修刀。在挑选供御款建盏时,可以通过观察器型是否规整流畅、自然古朴,足根是否有修刀,器形是否统一度高,盏壁是否偏薄、胎色是否偏浅,底款字体是否无拘无碍等方面来鉴别真假。同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不能只靠单一的特征作为判断依据。供御款建盏鉴定评估咨询下图片。
供御款建盏鉴定之釉光判断
真正的老盏釉面深沉古旧,釉光柔和温润,这是因为历经八九百年的沧桑,有些釉面甚至因水浸土沁而完全失去光彩。而仿品的釉面新亮有浮光,即便做旧也显得晦涩、呆板。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老盏与仿品在釉光上的差异:
新盏与老盏的烧制时间不同:仿品建盏烧制时间短,釉面明亮耀眼,有 “火光冲天” 之感。而老盏经历漫长岁月,釉光更为内敛。
做旧手段的弊端:作假者用酸性物质浸泡仿品以伪造成老旧假象,但这样会导致釉面晦涩、呆板、毫无生气。例如,通过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人为腐蚀后的仿品每一处的腐蚀程度不一,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凹坑,与老盏平滑自然的釉面形成鲜明对比。
与其他特征的关联:釉光的差异也与器型、胎质等方面相互印证。老盏的手工拉坯以及修坯过程会在釉下胎体上留下轮痕,足根有修刀,整个碗盏器形规整流畅、自然古朴,胎土中有砂粒杂质,胎体厚重,胎质表面粗糙。而仿品多为电动拉坯机成型或者灌浆成型,器型死板做作,胎土杂质少,胎体表面相对光滑细腻。
在鉴定供御款建盏时,要综合考虑釉光与其他特征,仔细观察对比,避免被仿品所迷惑。
供御款建盏鉴定之胎质区分
建窑老盏的胎土完全由手工加工,淘洗不够精细,因此胎土中含有砂粒杂质,这使得胎体厚重且表面粗糙。而仿品的胎料多采用机械加工并经过研磨后过筛,杂质少,表面相对光滑细腻。
供御款建盏作为宫廷御用之物,在胎质上也有其独特之处。由于对薄壁有要求,胎骨原料内高岭土含量较高,以提高抗变形性能,便于将盏壁做得更薄。与非供御建盏相比,供御建盏胎色明显更浅。
在鉴定供御款建盏时,可以通过观察胎质是否含有砂粒杂质、胎体是否厚重粗糙、胎色是否偏浅等方面来判断其真假。同时,要警惕造假者故意在胎土中掺入砂粒来迷惑藏家的情况,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供御款建盏鉴定之冰裂纹观察
建窑老盏釉面往往有冰裂纹,这是其历经岁月沉淀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即便有人为制造的冰裂纹,也与老盏的冰裂纹有着明显差异。
首先,老盏的冰裂纹是自然形成的,在漫长的时间里,由于温度变化、地质作用等多种因素,釉面逐渐产生裂纹。这些裂纹细腻自然,没有突兀感。相比之下,仿品的人为冰裂纹较为粗糙,裂纹内有发白土痕,这是做旧的痕迹。
在放大镜下观察,老盏的冰裂纹内部干净,没有杂质,裂纹的走向也较为自然。而仿品的冰裂纹则显得不自然,裂纹的宽度和深度也不均匀,给人一种刻意为之的感觉。
此外,老盏的冰裂纹与釉面的结合紧密,没有脱落的现象。而仿品的冰裂纹可能会因为做旧的过程不当,导致裂纹与釉面分离,出现起皮的现象。
在鉴定供御款建盏时,冰裂纹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可以通过观察冰裂纹的自然程度、内部是否有土痕、与釉面的结合情况等方面来判断建盏的真假新老。如果发现冰裂纹不自然、有发白土痕或者与釉面结合不紧密,那么很可能是仿品。
供御款建盏鉴定之底款印刻
老盏底款刻印潇洒飘逸,笔锋内敛含蓄;仿品字迹较差,刀锋锐利。供御款建盏作为宋代宫廷御用之物,其底款具有独特的特征和价值。
供御款建盏底款绝大多数为手刻的楷书,每个 “供御” 基本都不一样,刻款手法千差万别,风格迥异。有的笔法狂放不羁,有的方正严明,体现了古代工匠在刻款时的个性与自由。而新仿品的刻字水平往往较差,刀法多有拘束,刀锋锐利、锋芒毕露,与老盏的内敛含蓄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要警惕各种造假方式,如为新盏接上老底等。在市场上,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高额利润,会采用接底的手段,将新烧制的盏身与老盏的胎底相接。这种造假方式可以通过观察露胎部分发现人为连接痕迹,因为新老结合处往往不够自然,会有明显的拼接痕迹。
此外,供御款建盏在制作时,是进窑前刻款,由于建盏工艺的特殊性,进窑后精品率难以保证。刻有 “供御” 款的建盏,出窑后真正能达到进贡标准的凤毛麟角,不符合进贡标准的盏只能就地打碎处理,这也是水吉出土大量 “供御” 残片的原因。而日本珍藏的传世建盏多数是无款的,四只国宝建盏也无款,这也说明了供御款建盏的珍贵与稀少。
在鉴定供御款建盏时,底款印刻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可以通过观察底款的刻字风格、笔锋特点、是否有拘束感等方面来鉴别真假。同时,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器型、釉光、胎质、冰裂纹等,多方面对比,才能准确判断建盏的真假新老。
供御款建盏鉴定之综合考量
辨别老建盏需要综合考虑器型、胎壁、胎色、底款印刻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仅依靠单一特征判断。
供御款建盏作为宋代宫廷御用之物,其鉴定难度较大。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器型是鉴定供御款建盏的重要因素之一。供御款建盏器形精准,个体间外观差异很小,器形统一度高。其造型主要有深腹束口盏、宽腹撇口盏、宽腹敞口盏三种,盏壁偏薄,胎色偏浅。在挑选供御款建盏时,可以通过观察器型是否规整流畅、自然古朴,足根是否有修刀,器形是否统一度高,盏壁是否偏薄、胎色是否偏浅等方面来鉴别真假。
其次,胎壁和胎色也是鉴定供御款建盏的关键。供御款建盏由于对薄壁有要求,胎骨原料内高岭土含量较高,以提高抗变形性能,便于将盏壁做得更薄。与非供御建盏相比,供御建盏胎色明显更浅。可以通过观察胎质是否含有砂粒杂质、胎体是否厚重粗糙、胎色是否偏浅等方面来判断其真假。同时,要警惕造假者故意在胎土中掺入砂粒来迷惑藏家的情况。
底款印刻也是鉴定供御款建盏的重要参考因素。老盏底款刻印潇洒飘逸,笔锋内敛含蓄;仿品字迹较差,刀锋锐利。供御款建盏底款绝大多数为手刻的楷书,每个 “供御” 基本都不一样,刻款手法千差万别,风格迥异。而新仿品的刻字水平往往较差,刀法多有拘束,刀锋锐利、锋芒毕露。同时,要警惕各种造假方式,如为新盏接上老底等。
此外,釉光、冰裂纹等方面也可以为鉴定供御款建盏提供参考。真正的老盏釉面深沉古旧,釉光柔和温润,有些釉面甚至因水浸土沁而完全失去光彩。而仿品的釉面新亮有浮光,即便做旧也显得晦涩、呆板。建窑老盏釉面往往有冰裂纹,这是其历经岁月沉淀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即便有人为制造的冰裂纹,也与老盏的冰裂纹有着明显差异。
总之,鉴定供御款建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能只依靠单一特征作为判断依据。在收藏建盏时,要多了解建盏知识和市场行情,多上手真货,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避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