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制作全攻略:从原料准备到成品应用
有机肥制作全攻略:从原料准备到成品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虽然短期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对土壤、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开始转向使用有机肥。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帮助读者掌握这一简单实用的技术。
前期准备
制作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秸秆类: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
- 粪便类:人、猪、牛、羊等牲畜的粪便
- 废渣类:矿渣、饼肥、豆渣、菜籽渣等
- 生活垃圾类:垃圾、泥炭、污泥废水等
不同原料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功效。例如,大豆秸秆制成的有机肥含氮量高,稻草制成的有机肥含硫量高,人粪尿制成的有机肥是速效肥料,鱼虾制成的有机肥是缓释肥料。因此,在选择原料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搭配。
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建议购买有机肥腐熟剂。传统方法存在生产周期长、温度控制不佳、易产生异味等问题,而使用分解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能富集养分。
生产流程
制作有机肥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菌种混合物的制作、菌种混合物的添加、发酵管理。
菌种混合物的制作
将购买的菌种与面粉、米糠、麸皮等粉状物质混合。具体比例为300克菌株与8-10磅混合物,确保菌种与混合物充分接触。菌种混合物的添加
将制备好的混合物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原料上。建议原料不要太稠,添加混合物的同时翻转原料,保证均匀混合。菌种混合物与原料的比例为8-10磅菌种混合物发酵2吨原料。发酵管理
控制水分是关键,发酵原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50%左右,即湿润但不滴水。发酵堆一般采用堆垛式,高度约1米,长度约1.2米,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翻堆。3天后观察堆肥情况,当温度达到45°C时需要翻堆,以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有机物活性。整个堆肥过程持续约两周,期间需要翻堆3次。室外温度过高时,应覆盖透气草以提供遮荫。
完成标志
有机肥的成熟标志包括:
- 发酵堆内的温度不再升高,逐渐恢复正常
- 堆肥原料颜色变为深黑色(不同原料颜色可能有所不同),表面有菌丝体,组织松软易破碎
- 无臭味或臭味显著减少
发酵后的有机肥可以长期保存,但不宜超过一年。保存时应注意放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避免肥效挥发。
结语
有机肥的使用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业生产者应充分认识有机肥的优势,积极使用并探索其更多可能性。考虑到目前我国有机肥使用尚未达到规模化,建议适时适量使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施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