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额彩礼何时休!紫阳法院促推治理进行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额彩礼何时休!紫阳法院促推治理进行时......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17645

高额彩礼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农村地区的一大难题。近日,紫阳县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治理高额彩礼,共树文明新风"法治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座谈会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倡导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

"这样的法治宣传很有必要!现在给孩子娶媳妇太难了,彩礼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甚至为了孩子结婚负债累累。回家后我们也要给家里人普及,让身边人共同抵制高额彩礼......"活动现场一位老人说道。

为推进移风易俗,有效预防涉高额彩礼纠纷,进一步扩大2024年2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关于彩礼新规的社会普及度,近日,紫阳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各派出法庭贴近群众、扎根基层的桥头堡作用,积极开展"治理高额彩礼,共树文明新风"法治宣讲活动,倡导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

蒿坪法庭

普法宣传"进村落"。5月7日,蒿坪法庭法官干警深入汉王镇马家营村村委会,在村委会广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行座谈会等形式,走进群众中间,向群众询问身边是否存在高额彩礼的情况,用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高额彩礼带给社会和家庭的危害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鼓励村民主动从自我家庭做起,抵制高额彩礼,树立榜样,争做文明婚嫁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宣传者。鼓励人们以情感为纽带,倡导简约、文明的婚礼仪式,真正实现为家"减压",为爱"减负"。

培训指导"优服务"。蒿坪法庭庭长王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汉王镇各村委会书记、妇女干部们以及各村法律明白人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包括什么是彩礼、彩礼范围如何认定、要不要返还彩礼以及如何返还彩礼等等。同时,王珩法官结合县域彩礼特点,深入剖析引发涉诉彩礼纠纷的主客观原因,引导"法律明白人"正确看待彩礼问题,提高法律意识,还通过讲解化解矛盾纠纷技巧,帮助"法律明白人"积极运用法律思维妥善处理和化解涉彩礼矛盾纠纷。

高桥法庭

5月8日,高桥法庭深入辖区高桥镇桂花树社区开展"治理高额彩礼,共树文明新风"法治宣讲活动。

法庭法官以2024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讲解重点,阐述该规定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典型案例对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规则、诉讼主体资格、共同生活认定规则等大家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介绍了高额彩礼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婚姻关系中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宣讲结束后,法庭干警现场向群众发放了"婚约财产纠纷化解指南"等宣传资料,引导群众抵制高额彩礼,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

毛坝法庭

5月8日,毛坝法庭法官干警走进毛坝河堤广场,向群众及周围商户开展"农村高额彩礼治理法治宣讲"活动。法官干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关于彩礼的认定范围、彩礼与恋爱期间赠与的区别、彩礼返还规则、共同生活认定规则等法律问题,结合身边典型案例引出"高额彩礼、攀比之风"带来的不良影响。现场发放宣传彩页1200余份,为群众答疑解惑30余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倡导者。

洄水法庭

5月7日,洄水法庭前往界岭镇社区开展"治理高额彩礼,共树文明新风"的法治宣讲活动。洄水法庭庭长向参会群众讲解了彩礼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的案例,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彩礼认定、彩礼返还的依据、离婚冷静期、遭遇家暴如何处理等人民群众较为关心的话题,用通俗的语言让群众了解高额彩礼对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呼吁大家拒绝攀比,抵制高额彩礼,喜事简办,拒绝啃老。

红椿法庭

5月7日,红椿法庭法官干警前往辖区街道社区开展"治理高额彩礼,共树文明新风"法治宣讲培训。

活动现场,法庭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彩礼返还的范围、彩礼返还的主体、哪些情况下应该返还彩礼三个方面向辖区群众解读了相关的法律问题,深入剖析高额彩礼、攀比之风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司法案例,深入浅出的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并且向群众发放了婚约财产纠纷化解指南等普法宣传单,耐心解答现场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引导大家认识到高额彩礼带来的弊端和危害,呼吁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共树文明新风。

法官说法

吴庆华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今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规定》对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等进行了规范,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结合,形成了逻辑完整的彩礼纠纷法律适用规则。

一是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规定》第二条明确,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是明确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的区别。《规定》第三条明确,在认定某一项给付是否属于彩礼时,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认定彩礼范围。比如:可以结合给付时间是否在双方谈婚姻论嫁阶段、是否有双方父母或介绍人参与、财物价值大小等事实。同时该条还反向规定了几类不属于彩礼的财物,包括:一方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

三是明确彩礼纠纷案件诉讼主体。《规定》第四条区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第二种是离婚纠纷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

四是完善彩礼返还规定。民法典虽规定了彩礼返还问题,但对于已结婚并共同生活和未办理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两种情形下彩礼如何返还没有具体规定。《规定》第五、第六条对此进行了明确: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