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蚝蚝壳除了能回收赚钱,还有了新归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蚝蚝壳除了能回收赚钱,还有了新归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gzb.com.cn/news/2025/01/14/dahao-haoke-chuliao-huishou-zhuanqian-youliao-xinguisu-guisu.html

钦州市钦南区龙南水产养殖场负责人苏喜昌最近发现,蚝壳除了能回收赚钱,还有了新归宿。一个月前,他通过回收变卖生蚝蚝壳获得了6.6万元,一周前,他又将生蚝蚝壳碳汇卖出了2.352万元。周围人都觉得好奇:蚝壳也能卖出这么多钱?

碳汇交易:大蚝壳有了新归宿

今年1月7日,“钦州市钦州大蚝养殖碳汇及贝壳回收利用减排项目”完成签约,广西首宗大蚝碳汇交易圆满完成。以往只能运往垃圾场或原地焚烧的蚝壳有了新的归宿——用于钦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此次交易要回收的300吨大蚝蚝壳,正是苏喜昌所在养殖场挂牌的项目。项目回收的大蚝蚝壳经第三方咨询服务和认证检测机构进行大蚝碳汇核算,获权威机构审核认定,确定碳汇交易量为292吨,成交价2.252万元,成功将碳汇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


签约仪式现场。翁培耀摄

苏喜昌坦言,刚开始他也讲不清楚碳汇是什么,“长这么大,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还可以卖‘空气’的事,虽然钱不是很多,但大家看到了水产养殖业新的收入方向”。

“老百姓有了新的创收点、企业获得减排指标、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这是一个一直想达成的三赢局面。”钦州市海洋局副局长张栋表示,钦州市是“中国大蚝之乡”,每年大蚝产量约30万吨,蚝壳产量20多万吨,换算成碳汇量约20万吨,在碳汇交易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回收蚝壳:养殖户有了新收入

除了碳汇交易外,在实际工作中,大蚝蚝壳的回收再利用是当地一直在摸索的新路径。

1月13日下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跟随钦州市海洋局工作人员来到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在一处530亩的滩涂上,一根根树桩和大量蚝壳围绕着红树林,这道2米宽、30厘米高的“蚝壳堤坝”牢牢地将红树林幼苗保护起来。


2米宽的大蚝蚝壳堤坝。南国早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冯源摄

“蚝壳具有天然的粘合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能在海水涨潮时起到消浪的作用,有效防止海浪冲垮红树林幼苗,是代替传统加固材料的优选。”2022年度广西钦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负责人王体根说。

大蚝蚝壳和树桩围绕着红树林幼苗,保证幼苗不被海水冲垮。南国早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冯源摄

在不远处的另一片滩涂上,曾经使用的是从湛江等地运回的生蚝蚝壳,由于运费较贵,项目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王体根告诉记者,他们以每吨220元的价格回收当地养殖户提供的生蚝蚝壳,既降低了工程成本,也给当地养殖户提供除了碳汇交易外新的收入点。

拓宽思路:各乡镇将设回收点

“两年的成品蚝蚝壳是较为适宜回收的标准,我们也会注意尽量保证蚝壳的完整,如果以后有企业大规模回收蚝壳,我们也能第一时间将其转化为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苏喜昌说。

苏喜昌的预想与王体根不谋而合,在王体根看来,许多工程所需要的材料都会用到生蚝蚝壳这种具有生态环保性质、成本低廉的特殊材料,如果当地能形成大规模的集中回收点,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必将会大量收购。

堆积成为堤坝的大蚝蚝壳。南国早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冯源摄

“这次碳汇交易,让大蚝蚝壳的回收再利用拓宽了新的路径,为我们继续推进大蚝蚝壳的回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张栋说,当前钦州正在逐步探索大蚝蚝壳回收的可行性,如果验证通过,未来会考虑在各乡镇设置大蚝蚝壳集中回收点,帮助企业和养殖户搭建起更方便沟通交流的渠道。

知多点:什么是碳汇交易?

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在碳减排方面,我国确定了一批重点排放企业,并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额,也就是碳排放权。为鼓励减排,允许一些减排表现突出的企业将没用完的配额卖给那些排放超额的企业,这就形成了碳交易。

本文原文来自南国早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