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梁诗正题跋《富春山居图》意义非同小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梁诗正题跋《富春山居图》意义非同小可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2/14/61121361_1146608265.shtml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以富春江为背景,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雾绕,江水波平如镜,渔舟唱晚,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画卷。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长的长卷。黄公望在创作时,没有按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画面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黄公望使用他最具独特见长的“长披麻皴”笔法,用毛笔中锋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画中峰峦坡石随势起伏,山涧深处清泉飞泻,在群山环抱中,茅屋村舍参差其间,渔舟小桥错落有致,真可谓人随景迁、景随人移。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此画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画作在传世过程中,充满了传奇色彩。

最初,画作被沈周收藏,后被朋友的儿子偷偷卖掉。靖年间,安绍芳成了《富春山居图》的新主人,后无锡画家谈志伊将此画收入囊中。

画作在清代乾隆年间进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乾隆皇帝非常喜爱这幅画,曾在画上题词。但当时社会上摹本很多,乾隆在得到真迹之前,曾将摹本误认为是真迹。

1933年,日军攻占了山海关,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富春山居图》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由北京经南京辗转运抵四川、贵州。抗战结束后,这些文物陆续运回南京,并于1948年底大陆解放前夕,被运至台湾故宫博物院保存。

而《富春山居图》在流传过程中被烧成两段,前半卷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被命名为《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全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度合璧展出,引起了轰动。

《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画作,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瑰宝。它体现了黄公望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这幅画以长卷的形式,将富春江两岸的山水美景尽收眼底,让观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游。

梁诗正题跋《富春山居图》的时间并未有确切的日期记载,但根据历史资料,梁诗正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臣,他在乾隆年间有机会接触并题跋《富春山居图》。

梁诗正在乾隆皇帝对《富春山居图》真伪存疑时,受命以乾隆名义题跋,这一行为发生在乾隆年间,但具体年份因历史资料未详细记载而无法确定。

梁诗正的跋文笔力遒劲,气韵生动,展现了梁诗正的书法之美,其笔墨间透露出淡雅之气,字字珠玑,与《富春山居图》相得益彰,为画作增添了艺术价值。

梁诗正作为乾隆时期的大臣,他的题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映了乾隆年间对《富春山居图》 的珍视和传承情况。

题跋还体现了梁诗正对《富春山居图》的深厚情感和理解,他通过书法表达了对这幅传世名画的赞美和敬仰。

梁诗正的题跋也为后世研究《富春山居图》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幅画作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