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降糖药——西格列他钠
细说降糖药——西格列他钠
西格列他钠(Chiglitazar Sodium),商品名“双洛平”,是我国(微芯生物)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降糖药,2005年进行Ⅰ期临床研究,2012年完成Ⅲ期临床试验,2021年10月19日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在讲西格列他钠之前,先讲一个故事。
在一个人烟众多的街口,开了三家杂货店,一家卖米粮为主,一家卖茶叶为主,一家卖零食为主,虽然主营不同,但是都同时出售烟酒。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来往往,三家杂货店有些供不应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某监管部门想了一个办法,要求卖零食的店铺每天营业24小时。刚开始,卖零食的老板觉得可以营收更多,卖力干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日复一日,老板觉得好累,不想这么干了,于是跟部门反应要求缩短营业时间,无奈领导不批准。自此,卖零食的领导开始使坏,卖了一些过期食品,导致购买者出现腹泻。查证后,领导决定重新调整方案,即雨露均沾,让三家店每家店铺适当加班,每个店每天加班2到3个小时,分解市场压力,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又让三家店同时增加了营收,且不至于过度劳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体内调节糖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核受体,包含三个受体α、δ、γ,与对应配体结合后发挥不同功能,它们的功能既有重叠,也存在差异。就像上面故事中三家杂货店一样。
PPAR-α主要在肝脏表达,PPAR-α激动剂诱导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转录,增强脂肪酸的 β-氧化,减少甘油三酯(TG)合成,从而降低肝脏中脂肪酸及甘油三脂含量。
PPAR-γ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PPAR-γ激活后,通过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等途径调节信号分子的表达和磷酸化,抑制肝脏糖异生,增加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分解代谢和合成,从而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
PPAR-δ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PPAR-δ激活后,减少脂质合成。
如上图所示,针对于PPAR-α的药物主要是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主要用于降甘油三酯;
针对PAR-γ的药物主要是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主要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相应机理已于上篇说到;
至于PPAR-δ,目前尚无对应药物。
西格列他钠的问世便是权衡之道,西格列他钠是一种PPAR全激动剂,能同时适度激活PPARα、γ和δ受体,对三种亚型的激活相对平衡,不仅可以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还可以降血脂,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减少单一且过度激活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如水肿、骨折等风险)。
总结而言,西格列他钠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降糖药,具有明显优势,既可改善血糖,又可同时调节血脂,且不良反应较TZDs少。但是目前仍缺乏心血管相关的大型研究,后期临床应用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2,21(11):1013-1029.
[2] Wei · Wei/Wei W;Yihong · Wan/Wan Y.Thiazolidinediones on PPARγ: The Roles in Bone Remodeling.[J].PPAR research.2011:867180.
[3] Michael Stumvoll;Hans-Ulrich;.Glitazones: clinical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J].Annals of Medicine.2002,Vol.34(No.3):217-224.
[4] Perfetti R.;D'Amico E..Rational drug design and PPAR agonists[J].Current Diabetes Reports.2005,Vol.5(No.5):340-345.
[5]Zhang, XH, Tian, YF, Huang, GL, et al. Advances in Studies of Chiglitazar Sodium, a Novel PPAR Pan-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URR MED SCI. 2023; 43 (5): 890-896.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