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好东西》:豆瓣9.1分,它是否真的实至名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好东西》:豆瓣9.1分,它是否真的实至名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ule.360.com/content/3897156

《好东西》开分9.1,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觉得这个评分实至名归,也有人质疑评分过于虚高,毕竟上一部国产影片获得9分的是《我不是药神》。

从预告片来看,《好东西》的风格有些类似于杨德昌的《独立时代》,而后者的评分是8.8,参与打分的人数为6.3万人。

邵艺辉执导的《好东西》在点映阶段就吸引了7.2万人打分,这个数字仅次于刘德华主演的《焚城》,后者是11月票房最高的华语片,口碑也不错,热度很高。

考虑到《好东西》的点映场均观影人次非常高,才会有那么多人打分。遗憾的是,IP数据只能精确到北方省份,无法细分到城市层面,否则可以通过查看哪些地方没有点映却有评分记录来进一步分析真实情况。

暂时抛开评分问题不谈,还没有看过原片,先来聊聊该片的宣传策略。预告片、导演采访、路演等活动都属于宣传的一部分,可以归类为宣发工作。

《好东西》的宣传策略非常符合“典孝急蚌乐,赢润麻寄摆”这十个字的特点。首先抛出一个关于性别争议的经典话题,吸引关注;接着让那些觉醒或反思的人加入讨论,随着舆论发酵,再引入新的群体。其实这些新加入的人是否真的参与进来并不重要,关键是营造出一种他们正在积极参与的效果。这样一来,就可以说某个群体对此感到非常紧张了。

当一方表现出兴奋时,我们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反而出现了所谓的“原罪”。虽然这种质疑不会得到明确答复,但它确实增加了性别对立话题的热度。然而,导演发现票房和预售并没有因此显著提升。

于是转向另一种策略,强调女性上桌并不代表男性下桌,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平衡各方诉求。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未奏效,反而导致一些观众直接放弃支持。面对这种情况,片方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为何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

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打出9.1分这张王牌。声称国产电影缺乏优质剧情的说法不再成立,因为现在有了难得一见的高评分作品。尽管欧三奖和奥斯卡都没有达到这样的分数,但他们希望通过这一手段促进票房增长。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也未能如愿以偿。

最终,无论是支持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对这部电影失去了兴趣。那么,到底是谁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横跳呢?答案就是导演本人。历史上,很少有骑墙派能取得好结果。

实际上,历史经验表明,采用激进或极端的方式来推广在国内往往难以取得成功。例如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大卖的《芭比》,在中国仅收获了2.52亿票房。《封神第一部》起初也试图采取类似手法,但效果不佳,后来调整策略后才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出走的决心》从头到尾都在强调对抗性的主题,最终票房勉强过亿。如果宣发团队能够事先进行市场调研,就不会重复之前失败的模式了。

去年一年里,银幕上充斥着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从年初的《满江红》《保你平安》,到年中的《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学爸》《芭比》,再到年末的《年会不能停》《再见,李可乐》《我经过风暴》,观众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上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大家的情绪变得更加敏感。此时再抛出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无疑会加剧矛盾。可现在又扔来火药桶,不给观众休息充能的时间,那观众显然就在沉默中爆发了,用脚投票给你断舍离,这就是涸泽而渔的后果,只想着杀鸡取卵,不考虑明天吃不吃蛋,上了桌又能怎样,一盘菜都没有,一个人都没来,就算你在桌上打一套军体拳也无济于事啊。

《好东西》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完全可以用小阁老说的那句话形容。“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搅得男女势如水火,性别撕裂,搅得现实抵制,女性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某群体也不会陪着你们一起玩命。”

总说睁眼看世界,却不看性别政治正确的大本营阿美利卡靠政治正确当不了总统,总说独立觉醒,却不看美利坚选了一个保守派的川普。总说受压迫,某群体占了性别红利,却不打洋人,总说自由主义,却不看漂亮国在学校强行给孩子们灌输一百多种性别的思维,让马斯克生儿育女,逼的家长们不敢让孩子们去学校,接回家里家教。

有些东西在诞生那一刻是个好东西,但发展过程中被有心之人利用逐渐变的不是个东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