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代人,你属于前浪还是后浪?
中国的三代人,你属于前浪还是后浪?
在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中,不同年代的人群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从50后、60后的"红色文化"熏陶,到70后、80后的过渡性特征,再到90后、00后的世俗化倾向,每一代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在上个世纪末,我构建了一个框架,将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分为六代人:49年以前三代,包括晚清一代、五四一代和后五四一代;49年以后三代,即17年一代(1949-1966)、六七十年代一代和改革开放后一代。
在上个世纪末,我认为70后、80后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代是新人类,与经历过红色文化熏陶的六七十年代一代有所不同。之前我以为70后、80后是新一代,经过约20年后,我发现70后、80后实际上是过渡的一代。真正与红色文化截然不同,甚至构成生理意义上两代人的,是90后和00后。
50后、60后身上仍带有红色文化的投影,哪怕这些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被是虚伪的,它们也作为生活合法性的一种支撑而存在。但90后、00后则不需要这些,他们更加世俗,生活的第一法则是追求快乐,活得更加具体。而70后、80后则兼具理想与世俗,他们是过渡的一代,既有理想的一面,但已不多,同时作为世俗一代的先锋,又不能完全世俗化。
这体现了前浪和后浪的关系。90后、00后与50后、60后在生理和心理意义上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代。
从前浪后浪的角度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这三代人大约是20年一代。从生理上说,一代人即父与子通常相差20到30岁。但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快,快到甚至5到10年就构成了心理上、文化上的一代人。我们常常觉得某些年轻人是后浪,但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前浪了。
85后到95年被称为千禧一代,而95年后到09年出生的人则被称为Z世代,这两代人差异很大。比如有段子说,95后要整顿职场,结果他们现在已经没有资格进入职场了。中国变化太快,整个世界也都变化加速,特别是近几年,心理和文化上的5到10年就像一代人的差异那样明显。前浪后浪都是相对的。可能00后面对10后都会觉得自己是老前辈。
不过,具体判断一个人,需要审慎,不能简单套用某个模式。前浪后浪的相对性取决于参照的哪一代。我刚才说的三代人是在更长的历史时段中观察的,这三种类型有明显差异。但在这20年中,他们内部又有微小的差异,这就形成了一个光谱。
判断一个人不仅为年龄、代际所建构,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代际只是观察角度之一,是有限的,不是唯一的,不能包罗万象、解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