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节后开工,有人为高薪被“转卖”6个诈骗窝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节后开工,有人为高薪被“转卖”6个诈骗窝点!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93807

春节过后,正是求职高峰期。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人们急于求职的心理,打着"高薪出国务工"的幌子,设下重重陷阱。近期,我国公民被骗至境外后失联、被困案件频发,"出国务工"陷阱也成为广大群众讨论的焦点。

1152人掉进"出国务工高薪"陷阱

2024年6月6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案件,涉案的三家公司以"办理出国劳务并承诺高薪"为幌子,诈骗来自全国各地的被害人共计1152名,涉案金额1165万元,37人被提起公诉。

江苏南通的57岁市民周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害人。2022年11月,周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则澳洲、新西兰农场大量招工的广告,不但没有学历要求,月薪还不低于30000元。很快一位自称是该公司经理的张某就打来了电话,向他推荐月薪3.8万元的农场司机一职,并向周先生索取2000元报名费。五天后,周先生接到了假的出国邀请函,并按要求交了13000元的尾款。半年后,始终等不来出国机会的周先生察觉被骗便报了警。

被高薪工作诱惑 身陷诈骗窝点7个月

李某因病在家休养期间沉迷网络游戏,网上结识的游戏伙伴王某告诉他国外有高薪工作,随后,李某搭上了"蛇头"。2020年3月,李某根据"蛇头"的指示偷渡出境。然而到达目的地后,李某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我被带到一栋楼内,吃喝拉撒都在一层楼完成。楼门口有人持电棍等武器把守,组长威胁我们这些新来的,'要是敢报警,就把你关死在水牢里!'"

李某回忆,他虽然没见过水牢,但亲眼见过有人被殴打。组长对李某说,带其出国成本很高,想离开得交15万元"赎金"。李某在境外逗留7个月,被"转卖"到6个诈骗窝点从事诈骗引流工作,并于2020年10月回国,其自称是"逃回来的"。检察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对李某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其诈骗总金额为8万余元,其本人获利1万余元,最终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警惕出国劳务四大骗局

  1. 工作轻松薪酬高?虚假宣传害死人!
    一些出国劳务中介公司利用人们想出国致富的心理,以"工作轻松""薪酬高"等为诱饵,刻意隐瞒出国工作的行业细节和存在风险,利用与务工人员信息不对称,诱使其在不明实情下签订不平等劳务合同。等务工人员到了国外才发现被骗,陷入维权困境。

  2. 先交费用再出国?卷款就逃丢血本!
    不法分子以虚假或缺乏资质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为媒介实施诈骗,收取高价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后卷款潜逃。

  3. 出国之后补签证?权益受损无人问!
    某些不具备境外劳务资质的中介机构,编织出"免签国不需要办工作签证"或"先过去,以后再补办工作签证"的谎言,将劳务人员输送至国外打黑工。持非工作类签证的务工人员,非但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其务工行为还触犯当地法律,一旦被查获就会被立即遣送回国。

  4. 手续齐全项目真?被逼违法身被困!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以高薪为饵,通过伪造工程项目、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以出国劳务名义诱骗务工人员。一旦务工人员被骗出境,便立即采取没收通信设备、撕毁护照等手段逼迫其从事跨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如何避免落入"境外招工"陷阱?

  1. 看到境外招工信息,首先可通过商务部官网查询相关派遣公司是否列入"国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仅凭对方提供的表格资料,并不能证实公司的正规性。

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名单向社会公布,是可以查询到的。在商务部官方网站"机构设置"里面,选"合作司","在线查询"里面有"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点击第一个"企业名单",所有合规的有经营资质的企业都在里面,是按照省来统计的。

  1. 各国劳务派遣政策存在差异,具体求职政策可以通过相关国家大使馆或官方网站进行求证。

  2. 任何旅游签证都不能等同于境外劳务签证,求职者需分清签证类型避免被蒙蔽。

  3. 求职者应避免通过不知名网站和非官方注册的社交账号求职或缴费,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出国务工,务必选择正规的出国劳务渠道,了解信息、办理手续,以免掉入骗局,甚至违法犯罪。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