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入体可致心律失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湿邪入体可致心律失常
引用
光明网
1.
https://m.gmw.cn/2024-06/04/content_37361540.htm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加,一些人出现心慌胸闷、疲倦乏力等不适感。医生提醒,这一时期养生保健需注意祛湿。
湿邪入体可能会伤“心”
中医认为,此时外界湿邪侵袭人体,可能对心脏造成较大影响,出现心律失常、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喜食冷饮、洗冷水澡,则会进一步加重湿气,损伤心阳,并可能出现突然昏厥、大汗淋漓、四肢不温等情况。
“百病从湿起”,如何有效祛湿?
1. 湿在体表
外感寒湿,气血运行受损,引起湿气在体表的一些表现。
(1)主要症状:皮肤容易出油、黏腻不爽、瘙痒、长湿疹
(2)祛湿方法:芳香化湿
- 日常可佩戴香囊:紫苏、豆蔻、藿香、佩兰、石菖蒲等,选用其中几味中药,磨碎后放入香囊中。
- 代茶饮:紫苏生姜红糖水。紫苏、生姜、红糖,加适量的水煮十几分钟即可。
2. 湿在肌肉
脾主肌肉,脾长期受寒会虚,难以运化水湿,寒湿内困则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等情况。
(1)主要症状:体倦乏力、面色萎黄、体型肥胖、四肢欠温、水肿
(2)祛湿方法:淡渗利湿
- 常用中药: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车前草等。
- 食疗方:冬瓜玉米须汤。冬瓜去掉瓤和籽(保留冬瓜皮)、玉米须,加适量的水煮10到15分钟即可。
3. 湿在骨骼
骨骼关节为空腔,寒湿容易在这里堆积,并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情况。
(1)主要症状:出现关节疼痛、行走不利、腰疼、晨僵等风湿性疾病的表现。
(2)祛湿方法:祛风除湿
- 日常可用拔罐、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 揉按三阴交穴
4. 湿在脏腑
湿邪已经由外入里,困在体内,而且因为积聚较久偏黏滞,往往容易积聚在中焦胃肠,影响脾胃功能。
(1)主要症状:口黏腻、口气重、打嗝、腹胀、腹痛、腹泻
(2)祛湿方法:苦温燥湿
- 常用中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
- 食疗小方法:烤馒头片
小贴士:医生提醒,过度祛湿会损伤津液,出现口干、咽干、乏力等症状,因此祛湿要适度。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网
热门推荐
高俅:从书童到权臣,《水浒传》中的真实历史
高俅:从书童到大宋军事核心人物
营造家庭氛围,让孩子更受欢迎
家长必读:如何帮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传统千层糕制作分享:细腻口感与情感的美味桥梁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概述与背景
黄米面的营养与食用指南
《黄帝内经》推荐:黄米面均衡饮食法
黄米面控糖新宠?你吃对了吗?
留学生版:春节健康生活全攻略——远离疾病,欢度佳节
海口各乡村拓展研学活动内容 丰富“寓教于乐”体验感
香菇烹饪时间与技巧揭秘,香菇煮多久能熟?
白玉木耳和黑木耳哪个好?
探秘石耳: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材
竹炭包是否可以长期放置在车内?
竹炭包除甲醛能用多长时间?多久换一次?
车内竹炭包应如何正确使用?这种使用方法的净化效果如何评估?
菊花泡酒的方法与功效解析:如何选择酒和药材,最佳泡酒配方分享
菊花泡酒的方法与功效解析:如何选择酒和药材,最佳泡酒配方分享
菊花泡酒的方法与功效解析:如何选择酒和药材,最佳泡酒配方分享
煎牛排“最忌”直接放盐,西餐厅大厨:牢记3点,鲜嫩多汁
过年前的准备:台湾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雅思口语高分必备:衔接词使用指南
雅思口语高分攻略:如何巧妙运用衔接词?
影响肉羊育肥的品种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Android手机隐私保护全攻略:从系统机制到应用实践
饮酒前如何护胃?酸奶与牛奶怎么选?
王者荣耀镜打野攻略:掌握节奏,成就野区霸主
极光追逐攻略:最佳观测时间、地点和设备全解析
北京永宁古镇:600年文化瑰宝,京郊第一古镇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