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定性!“挂靠”代缴社保违法,不断保有两种方式
人社部定性!“挂靠”代缴社保违法,不断保有两种方式
2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发文明确指出,“挂靠”代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提醒公众注意保护个人财产和权益。
我们知道,养老保险断缴不会影响累计年限,但医疗保险断缴却会导致无法报销。加之许多城市的社保与购房、购车、子女教育等政策挂钩,这让一些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不愿中断社保缴纳。
于是,"挂靠"代缴社保这一违法产业应运而生。在一些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上,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可以找到大量提供社保挂靠代缴服务的商家。这些商家通常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并承诺提供正规的营业执照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证明,以增加可信度。
然而,根据相关规定,以单位名义参保必须基于真实的劳动关系。2022年3月18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明确规定,通过虚构劳动关系、盗用他人身份等方式违规补缴、骗取社保待遇的行为,将被要求退回骗取的社保金,并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以重庆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为例:某县农业公司董事长林某为让其配偶陶某提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通过伪造劳动合同的方式为其办理参保并退休。案发时,陶某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13万余元。最终,林某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对于参保人而言,通过挂靠机构缴纳社保同样存在巨大风险。一些不法中介在收取费用后可能提供虚假缴费凭证并卷款跑路。一旦被发现存在违规代缴行为,参保人不仅需要退回所有费用,还可能因此无法正常办理退休手续,导致"钱、权两空"。
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社保不断缴。第一种方式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且无需支付额外的中介服务费。第二种方式是在户籍地参加居民养老保险,虽然可能因户籍地与工作地分离而略显麻烦,但这是完全合法且安全的参保途径。
因此,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参保,避免因贪图便利而陷入违法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