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意大利技术的沙俄“甘古特”级无畏舰,火力强,航速快
源于意大利技术的沙俄“甘古特”级无畏舰,火力强,航速快
沙俄“甘古特”级无畏舰是20世纪初沙俄海军重建计划的产物,该级战舰在设计上借鉴了意大利“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无畏舰的技术特点,具有强大的火力和较快的航速。本文将详细介绍“甘古特”级无畏舰的设计背景、技术参数及其在无畏舰中的地位。
军迷们大多知道沙俄第一代无畏舰“甘古特”级,虽然下水晚,但在无畏舰中还算不错的,特点是火力强和航速快。有网友可能要说,“甘古特”级比不了同时代其他国家配备343毫米、381毫米的战列舰。这确实比不了,因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比,无畏舰当然比不过超无畏舰。不过跟一战时期配备12英寸主炮的战列舰比,“甘古特”级其实不差的。
停泊在港口的“甘古特”级无畏舰
先说一下“甘古特”级的研制背景。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遭到惨败的沙俄海军损失了大部分的战列舰(都是前无畏舰),为了重建海军制定了新的造舰计划。由于1906年英国下水了划时代的第一艘无畏舰“无畏”号,沙俄海军的重建计划受到影响,再建造前无畏舰已经没有意义了。沙俄海军参考了各国无畏舰设计方案,最后选中了意大利的“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无畏舰方案,并重新制定了造舰计划,这便是“甘古特”级无畏舰。
原本沙俄想直接委托意大利建造第一代无畏舰,但意大利船舶设计师不愿意改变设计图纸,只能作罢。原来意大利“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无畏舰的部分120毫米副炮采用双联装炮塔布局,但沙俄海军喜欢炮廊布局,不喜欢炮塔布局。其实副炮炮塔布局防护更好,射界也好,技术上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甘古特”级由俄国本土造船厂建造。
现代化改造后的“甘古特”级无畏舰
“甘古特”级吸收了意大利“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无畏舰两大特点。一是采用4座三联装305毫米口径主炮,并全部布置在舰体中线上,这样的布局可以让全部主炮都有着极大的射击角度,可以向同一个方向投射火力。二是航速快,最大航速达到24节,优于英、德等国海军的第一代无畏舰。
“甘古特”级无畏舰主要性能:舰长181.2米,宽26.6米,吃水8.4米,主炮塔正面装甲厚305毫米,指挥塔装甲厚254毫米,舷侧装甲带厚170~227毫米,甲板装甲厚76毫米(36毫米附加装甲),标准排水量23288吨,满载排水量25850吨,舰员编制1288人。动力为4台蒸汽轮机,50000马力,4轴,航速24节,续航力5000海里/10节。配备12门305毫米/52倍径主炮,4座三联装,船艏艉各一座主炮塔,船舯部两座主炮塔。16门120毫米/50倍径副炮,单装,位于船舷两侧的装甲炮廓内。另有2门76毫米高射炮,4门47毫米高炮,4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12门主炮指向一侧
简单说,“甘古特”级就是意大利“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无畏舰的放大版本,“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排水量只有2万吨上下,“甘古特”级多了4000多吨,“甘古特”级的305毫米主炮倍径更大。
不过“甘古特”级也继承了“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的两大缺点。第一便是适航性偏差,不适合远洋作战,不过“甘古特”级用于波罗的海海域作战问题不大(“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在地中海海域更不是问题)。第二个缺点是在保证拥有高速优势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装甲防护,舷侧装甲带最大厚度明显弱于英、德等国的无畏舰,像英国“无畏”级的舷侧装甲带厚102~279毫米。不过“甘古特”级的主炮塔装甲强于“无畏”级的主炮塔装甲,“无畏”级的主炮塔装甲只有279毫米。
“甘古特”级模型
综合起来看,“甘古特”级的最大优势还是火力,单舰对决时,12门305毫米主炮对“无畏”级的8门305毫米主炮(10门305毫米主炮中,只能8门305毫米主炮对一侧射击)。并且“甘古特”级的305毫米主炮倍径更大,达到52倍径,“无畏”级的305毫米主炮倍径只有45,舰炮威力差距明显。倍径越大,也射程越远。再加上航速上的优势,“甘古特”级在无畏舰中还是比较厉害的!
其实意大利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早就设计出来了,但建造晚,主要是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压力不大,对新型战列舰的需求不是太迫切。沙俄对意大利如果足够信任的话,提早买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也可以很早就拥有无畏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