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详解第11篇—坤卦讲“履霜坚冰至”,这是见微知著的大智慧
易经详解第11篇—坤卦讲“履霜坚冰至”,这是见微知著的大智慧
《易经》中的坤卦,由六个阴爻组成,象征着大地的包容与承载。从初爻到上爻,每一爻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指导人们如何在变化中保持平衡,在困境中寻找转机。本文将逐爻解析坤卦的智慧,揭示其中蕴含的处世之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履霜坚冰至”是初六爻的爻辞,用节气的概念来阐述。履的本意是鞋子,当人们在秋霜时节踩在地上时,那个感觉就叫“履霜”,这对应着节气中的霜降。从霜降开始,接下来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天气会越来越冷,这就是“坚冰至”。这个过程告诉我们,在“履霜”的时候,虽然坚冰还没来,但很快就要来了,提前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就可以做好准备,这就是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的智慧。
小象说:“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在寒气刚刚开始凝结为霜的时候就要有所警觉,如果放任不管,就会“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总有一天会碰到完全没办法破冰解冻的局面。“驯至其道”的“道”就是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继续扩大。“驯”就是“顺”,“驯致其道”,顺着自然节气往下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冷,越来越难以处理;等到“至坚冰”那一步,就没法善后了,要在“阴始凝”的时候就早早下手。
六二:直方大
六二是坤卦的主爻,其爻辞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生命自然的状态就叫直。坤卦是广土众民,六二这个位置很好,阴居阴位,又在下卦中间,得中得正又当位,代表了坤卦的浓缩特质。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人的本性是直、是浑然天成的,现在之所以不直,是因为后天的生养滋生出了其他属性。既要保有后天滋生出的其他属性,又要回归生命最原始的“直”的状态,这就是直的真正含义,叫做返璞归真。
“方”是天圆地方的方,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圆地方是说天道是圆的,地道是方的。圆是包容、囊括了一切;方是区分,是有条条框框的、是脚踏实地,循规蹈矩地在圆的框架里执行的概念。有框架就有了参考,有了参考就不会偏离,不偏离就完整地履行了乾道。“大”是乾卦的概念,坤卦是要跟乾卦学习的,坤卦规规矩矩执行乾卦所代表的“大”,最后就可以跟乾卦一样伟大。
“不习,无不利”,是说六二的本性不受后天的习气污染。如果能做事,又可以学习仿效乾卦的天理,不堕落、不习染,最后当然是“无不利”,有最好的结果。
六三:含章可贞
“含章可贞”。六三爻阴居阳位,本身是不正的,很容易犯错,爻辞就提醒我们不能硬干,要有忍耐的功夫,因此才有“含章可贞”的“含”,在上一篇,我们解释过含这个字。“含”跟“咬”不同,“含”是温润的,需要静得下来;“咬”是有冲突的,很激烈。“章”是易经里很重要的一个字。一个人做事有章法,井井有条,成竹在胸,心中有数就叫“章”。六三处在不正的爻位,实力不足,只能含辛茹苦,耐心等待时机,不可以轻举妄动。“章”是智慧、创意、计划,在实力不足的时候,将这些“含”起来,藏在里头,不泄漏,就叫“含章”。
“可贞”,“可”是动词,不过刚也不过柔,恰到好处就叫“可”。“贞”是固守正道。“含章可贞”连起来是说,在实力不足的时候不妄动,还要恰到好处的的固守正道。这里又有智慧出来了,正也要正得恰到好处,不要用我们的正凸显别人的不正,那样会树敌。可见人生真的很难混,即使固守正道,也要恰到好处,不然就容易招致灾祸。这可不是滑头、也不是妥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保护不好自己,还谈什么正不正的,什么都不必谈了。
小象说:“含章可贞,以时发也。”不是叫我们一直忍着,得看准时机,该忍的时候忍,该动的时候动。处于弱势、居于人下的时候,“含章”,含起来不发作。等到时机来了,倾囊而出。“以时发”,时机最重要。要有成功的未来,现在就必须忍耐,牺牲眼前的荣、辱,这就叫“含章可贞”。但不要忘记“以时发也”。
六四:括囊
第四爻比较好理解。“括囊”的重点不是口袋里有多少东西、有没有装满,是把口袋扎紧,不要漏出来、是收敛。“无咎”这样做不会出毛病,但是也“无誉”,没有人恭维,也不被人毁谤。慎重到了极点,没有害处。四爻处于高位,能够审慎约束自己的言行,当然就不会出任何问题。这是做副手必备的智慧。
六五:黄裳
古代的服装,上身为衣,下身为裳,上身的“衣”代表的是君,下身的“裳”代表的是臣。黄色是中间色,“黄裳”在这里隐喻为中正之臣,是那些能够秉行中道、厚德载物、随顺君王的良臣,为人臣子做到这个份上就能够“元吉”,“元者,善之长也”,元吉是至善至吉。
“文在中”。“文”是刚柔交错,“在”是注重当下,“中”也就是正。能够秉承中道处理好当下任何复杂的局面,就叫“文在中”。这一爻是真正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是具备做好任何事情的能力,但是不自现,交给别人去做。治理企业最高明的方式也是这样,最好的企业老板看起来好像是最闲的,实际上呢,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文在中”也可以说成“文在正”,“文正”两个字是中国古代对臣子最高的评价,六五爻走到了这个顶峰,是人臣之极。坤卦六五的黄裳,配合乾卦九五的飞龙,一内一外,一主一从,就“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了。
上六:龙战于野
这是山穷水尽的象,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坤卦上六和乾卦上九“亢龙有悔”揭示的道理类似。“亢龙有悔”是刚愎自用,阳刚过度,失去了群众基础。坤卦到了上六爻,与乾卦的关系变成难以化解的坚冰,就出现了“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局面。“野”是坤卦黄土地的象。“其血玄黄”,天玄地黄,这是一个象征。天为“玄”,黑里面带一点赤色,是星空的颜色。“黄裳元吉”的“黄”与“其血玄黄”的“黄”都是土地的颜色,都是坤卦的象征。“其血玄黄”,表示两败俱伤,天流出玄色的血,地流出黄色的血。坤卦在初六爻就告诫我们要小心谨慎,在“履霜”的时候就要意识到未来可能演变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惨况,千万不要让上六这种局面出现,这是完全违反坤卦的智慧的。《象传》说“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这是山穷水尽,玩完了,坤道完全走偏了。
用六:利永贞
这是坤卦的最高境界。在乾卦两卦每爻的爻辞写完之后,作爻辞的人,发现意犹未尽,还有东西要补充,于是就出现了结论。这个结论,乾卦叫“用九”坤卦叫“用六”。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讲的是天下为公、众生平等,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成佛,是去中心化的。乾卦不断地开创、不断地调整、不断地突破、把阳刚变化,穷变通久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坤卦用牝马之贞,厚德载物,秉行中道、把乾道,用柔顺的方式务实推行到了极致。这就叫“利永贞”。“利永贞”与“群龙无首”相互配合,万物自化,世界大同。
柔顺守中,万物自化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以大终”,阳大阴小,是说坤卦最终是以阳为归宿的,阴极必返阳。乾卦用九称“无首”,是刚而能柔;坤卦用六称“永贞”,是柔而能刚。老子提倡的刚柔相济,与这里也是相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