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敬事而信”
学习论语“敬事而信”
“敬事而信”是《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工作的态度,更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启示。本文将为您解读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价值。
子曰:“道千乘之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敬事而信”的真谛。
事,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情,或者我们所做的事业。有一句话叫“敬业乐勤”,这敬事其实就是敬业。我们做的事情或者我们的事业,无穷无尽,而且又因为人事的关系千变万化,我们到底用什么方式能够简单扼要地把握住对事的这个原则呢?
孔老先生他用了一个“敬”字,把整个内涵都含摄在里面,“敬”的意思,就是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或者事业,发自内心地、非常诚恳地恭敬它。
敬业,必须成为我们本能的习惯。
除了内心的敬业,我们还要在外面建立起“信”。
“信”,就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自己的操守,不能违背我们的信念。如果我们照着我们的信念,去讲任何一句话,或者是做任何一个行为的时候,你不但能够自己信得过自己,不会彷徨无助,那同样地你也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内心中是敬,显现于外面的就是信,内敬,外信,这个敬信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对我们所做的事情,对我们所承担的事业,我们都要恪守“敬”与“信”这两个原则。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把“敬事而信”时常记在心中,就会尊重自己的工作,以工作为荣,从而更加认真、出色的工作。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并不以自己的工作为荣,觉得工作是负担,甚至是耻辱,比如打扫卫生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份很低下的工作。
但《扫除道》作者键山秀三郎认为,扫除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和敬畏细小的事物。即使打扫卫生这样平常的事,做好了,不仅能改变一个人,还能改变一家企业,甚至整个社会。
我们现在提倡匠人精神,也是期待中国的各行各业,能够通过认真对待各个细节,制造出更好、更多的产品,提供更优、更专业的服务。
“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秉承内敬而外信,我们会内心安宁而笃定,无论在何种岗位,都能做出一番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