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饺子真的是“完美主食”!但很多人可能一直吃错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饺子真的是“完美主食”!但很多人可能一直吃错了

引用
中国网
1.
http://food.china.com.cn/2024-02/18/content_117004609.htm

饺子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全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更是许多人关于“年”的重要回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饺子不仅是一种“完美主食”,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本文将为您揭示饺子的营养价值,并分享一些健康食用的小贴士。

为什么说饺子是“完美主食”?

从膳食结构的角度来看,饺子有面、有肉、有菜,可以满足食物多样化的营养需求,也符合科学的膳食宝塔形结构。

包裹在外面的饺子皮还有利于保留蔬菜中维生素C、矿物质钾和肉蛋中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素。饺子这种以水或者水汽为传热介质的食物,可以使食品中的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采用蒸或者煮的烹饪方法(煎饺除外)既不会像烘焙食物那样高温烹调,产生丙烯酰胺类物质,也不会像高温油炸类食物那么容易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有害物质。

常见的营养流失误区

在饺子制作过程中,一些习以为常的操作,正在让饺子的营养流失。

营养流失操作一:蔬菜挤掉水分再做馅

用白菜、萝卜等水分比较多的蔬菜做饺子时,为了防止饺子煮破,很多人会把蔬菜里的水分挤出去再调馅,但这样的操作会让蔬菜里的营养素流失。

一个好方法是:把菜切成小块之后,先用食用油拌一下,再放进去盐等佐料,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锁住”菜的水分。

营养流失操作二:饺子煮到“胀”

很多人喜欢看饺子在锅里煮得“胖乎乎”的样子,在饺子破掉前一秒捞出来,这样端出来的饺子非常讨人喜欢。但“胖饺子”可能是熟了一段时间之后的饺子,蒸煮时间太长会使营养流失,所以根据食材的种类和大小,并保持较短的时间进行蒸煮,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

营养流失操作三:多放油多放盐

在北方,家里老一辈人总是喜欢给饺子馅里加入许多油,花生油、香油、猪油等等,觉得这样“吃起来更香”,但身体可不这么觉得。

中等体力消耗的成年男士每日推荐摄入蛋白质为80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g 。据实验,北方水饺中食盐含量很高,所有样品的食盐含量都在10g/kg以上,蛋白质的含量在50~100g/kg之间。食用100g饺子也最多只有不到10g的蛋白质,而有的水饺每100g中的食盐含量就已经接近推荐摄入量6g。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食物中脂肪供热比不宜超过30%,但80%的东北水饺其脂肪供热比超过了30%,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入过多的油,会让人体内的营养失去平衡,还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春节健康吃饺子建议

  1. 别过分追求“皮薄馅大”
    如果一味追求“皮薄馅大”“边缘化”饺子皮的做法,容易造成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不够的同时,摄入过多的肉类,不利于营养均衡。

  2. 饺子皮里加一些粗粮粉
    给饺子皮和面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粗粮粉和豆粉,这样可以增加一些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还能增强口感。

  3. 买回来的肉馅继续剁一剁
    买回来的肉馅在调馅之前继续剁一剁,没有被剁细的肉馅肌肉蛋白没有出来,就没有办法起到吸水的作用,“二次剁馅”能让鲜味更浓。

  4. 馅料里适当增加蔬菜比例
    长辈们调馅的时候,总喜欢多放肉,恨不得吃一个“肉丸子”,但为了健康考虑,还是更建议大家多放一点蔬菜,不仅更营养,吃起来口感也没那么腻。

人的肠胃是不会骗人的,我们从小到大之所以能对饺子有如此深的情感,不仅仅因为它美味,如今饺子已经成为家人之间联络情感的标志符号,哪怕从距离再远的地方回老家,只要吃上了家里的饺子,就会感觉自己的灵魂从那一刻归来了,被这热腾腾的饺子温暖到心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