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记忆,一幅幅变现的诗意江南【油画】
少年的记忆,一幅幅变现的诗意江南【油画】
著名油画家周瑞文,以"诗意江南"系列油画作品闻名。他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浙东北嘉兴海盐一带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在他的画作中,江南的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河湖港汊交错,构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交响诗。
周瑞文对江南景色作了较细腻的描绘,命名为“诗意江南”。“江南”在广义上是范围很大的,但每个“江南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片“江南”,周瑞文画的江南当然是他熟悉的浙东北嘉兴海盐一带。
那么这一带究竟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风情?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最能够体现这种特色?这是周瑞文长期琢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他通过他的绘画,不断地走向“这一片”江南、他心中的江南的本质之美。
由于杭嘉湖一带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尤其河湖港汊众多,阳光、水色、植物类群和人文地貌的多样化,构成了一组组朝气蓬勃的田园交响诗。
所以,“诗意江南”的画面应该是丰富的,色调应该是以明亮为主的,乡间空气的纯净使得物象很清新、空间很通透,而人物、动物和所有草木花卉,应该是活泼而富于生机,空气里仿佛流动着各种不知名的植物的清香,间或还有猪羊的气味和炊烟的萦绕,这些细腻的感受对于周瑞文来说,可能比别的画家更真切,他手中的油画笔,油画颜料,会随着他的创作激情而飞舞,尽情地表现他眼中的一个个美丽的细节,一个个跳跃的生命。
这些细腻的感受不仅来自具体的物象,更来自各种光影、各种色泽的微妙变化。
一幅好的风景画,即使没有出现太阳,也能看出是夕阳还是晨光,是傍晚5点钟的斜阳还是7点钟的落日余晖,是雨后还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
这些光的变化导致了物象的层次感和清晰度、色彩的各种变幻,乃至意境的不同。周瑞文在这方面是有较好的表现能力的。这导致了他的江南风景田园油画具有表现细腻、感情丰富、耐人寻味的风格特色。
周瑞文新近创作的风景小品,是他“诗意江南”交响曲的续篇,抑或可以说是“印象”式风格的再现。
如果说他前阶段的风景画还着意于具体物象的刻画,那么这些小品更多表现的是对自然界光影的感受、对烂熟于心的家乡景色的情感性概括、对江南气质和自我气质交相融合的抽象性表述。
依旧是幽静的但暗藏无限生机的湖畔和港湾,依旧是远处的紫色山影而近处一缕阳光投射在金黄的稻田,依旧是弯弯的小路伸向不知名的远方,依旧是错落的村居如梦中时时浮现,依旧是婀娜的村姑身影虽不知面容却能想象她淳朴的心灵,依旧是山泉奔涌和云雾升腾……
这一切不再遵循焦点透视的法则,不再用写实的语言加以描述,每一笔触和色块都是具象和心灵的交融。
小品中“摇曳的乡情”已不再那么清晰可见,却平添了几分深沉和遐思,它们给我们更多的“可读”空间,我们通过那些激情的笔触、浪漫的光影、纯真的色彩、梦幻般的意境,读到的是画家的心灵,是画家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赞颂,于是,从我们隐秘的内心深处,也“摇曳”起一阵阵的美的共鸣、爱的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