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成语的来历与现代运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成语的来历与现代运用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2120081_121981245

“皮不存而毛焉附”这个成语的正确表达应该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它是一则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用于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含义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的“皮”指的是事物的根本或基础,“毛”则是指依附于这个基础之上的部分或细节。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基础不存在了,那么依附于这个基础之上的部分也将无法存在。这反映了一种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了基础对于整体的重要性。

具体来历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僖公十四年》。在这个历史故事中,晋惠公背弃了对秦国的诺言,拒绝割让城池以酬谢秦国的帮助。后来,当晋国遭遇饥荒时,秦国虽然曾帮助过晋国,但晋惠公却拒绝向秦国借粮。晋国大臣虢射在劝说晋惠公不要借粮给秦国时,用到了“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后演变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比喻。他认为,晋国不履行割让城池的诺言是根本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而只是答应借粮给秦国,就好比只有毛而没有皮,毛将无处依附。因此,他建议晋惠公不要借粮给秦国。

这个故事和成语的出处,不仅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还警示了人们要重视根本问题,不能因小失大或忽视事物的本质。

成语运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被广泛使用,它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失去了基础或支撑的事物将无法存在或继续发展。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如果企业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或市场基础,那么其各种业务或产品也将无法持续发展;在个人发展中,如果个人失去了健康或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么其追求的其他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此外,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关注事物的本质和根本问题,不要只关注表面现象或细枝末节。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根本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