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态与产业同频共振 规模与效益相得益彰丨毕节市天麻产业观察

创作时间:
2025-03-13 11:21: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态与产业同频共振 规模与效益相得益彰丨毕节市天麻产业观察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39027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品质优异的天麻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毕节市从天麻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天麻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已成为贵州天麻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

秋冬季是天麻采挖上市旺季。入秋以来,赫章县平山镇国有林场天麻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里,林下天麻迎来丰收。


李印 摄

在大方县慕俄格古城街道办事处红星村的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正在采收天麻。“最多时山上有四五十人同时挖天麻,一天可以采挖3000余公斤。”基地负责人杨俊说,仿野生种植的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量在4公斤左右,遇到高产的,一窝就可以挖10多公斤。

因山而兴,靠山吃山。纵观全市各天麻种植基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林下仿野生种植相较于塘栽、袋栽和大棚天麻而言,保持了原生自然状态。林下地表多为较厚的腐殖层,有利于天麻和蜜环菌的生长,品质就有保证。”从事多年天麻种植的杨俊认为,仿野生种植的天麻无论是品相还是天麻素的含量,都是最接近纯野生天麻的。

毕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常年气候温润。其中,海拔1100米的林下区域更是天麻集中分布区。截至目前,全市天麻种植面积25.6万亩,建成1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574个,建成标准化溯源示范基地3个,天麻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工人在加工厂对天麻进行清洗 王洋 摄

在大方县的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分拣、清洗、蒸煮、切片、烘干,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这里主要对天麻进行初加工,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罗洪兰介绍,天麻烘干对技艺最为考究,要经过9次“回汗”才能达到出品要求。

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抓住“药食同源”契机,开发了天麻咀嚼片、天麻汤包、天麻糕点等食品,经过精深加工,天麻的身价倍增,产品价格覆盖几十元至几千元之间。


工人在加工厂里将制作完成的天麻打包装盒 王洋 摄

如今,毕节用精深加工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天麻系列产品的市场大门,让一款款系列“土特产+”成为火热潮品,为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人将天麻切片摆放 王洋 摄

8月26日,经毕节海关检验监管合格后,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一批60箱天麻酒顺利装船发往俄罗斯,这是贵州天麻酒首次实现出口。产业发展起来后,如何让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是关键。

2023年11月8日,第3届中国(贵州)天麻节暨第2届毕节天麻博览会在大方县举办。会上,中国·贵州天麻交易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西南地区天麻交易提供了重要平台。


韩磊 摄

今年4月,毕节成立新质生产力天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旨在从生产源头的科技研究着手,提高天麻育种、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形成完整的天麻产业信息化体系。


韩磊 摄

专业化交易中心的落成,数字化信息体系的加持,为毕节天麻出山入海“闯”市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待字深闺”已成过往。如今,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消费协作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天麻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小天麻俨然成为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