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强化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惩治 学校、家庭、社会应如何合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强化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惩治 学校、家庭、社会应如何合力?

引用
中国网
1.
http://news.china.com.cn/2024-03/31/content_117096482_4.shtml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严重伤害,也对施暴者和旁观者产生深远影响。如何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行为,如何教育引导已经涉及过欺凌行为的青少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如何教育引导已涉欺凌行为的青少年?

在引发社会关注的成都市中考政策中,明确对校园欺凌者进行最后投档等方面的惩治。但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人对那些实施过学生欺凌的青少年,如何教育引导表示关注?一起来听听专业人士的分析和建议。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李俊一表示,如果只是简单把这些学生分流到相关学校,而不做进一步再教育的话,那么我们就非常担心他们的问题,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所以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学科的视角,在分流之后再跟进相关的“组合拳”的一些惩戒和教育的措施,才是更可行的。

校园欺凌行为的共性特征

有心理学研究人士表示,未成年人的欺凌行为,存在共性特征,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加强沟通和引导,才能在源头上进行预防。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李俊一指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很多欺凌的群体的学生留守儿童的比例相对来说要高那么一些。曾经中科院的一些研究就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比如说在网络欺凌,在抑郁、焦虑等状态,相对来说是令我们比较担忧。第二个共性可能就是实施欺凌群体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同理心、自控能力,包括情绪管理等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状态,所以我们可能从这些方面来入手。

校园欺凌的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告诉记者,学生欺凌不仅对欺凌双方带来巨大影响,也会影响旁观者的心理健康。

苑宁宁表示,对于被欺凌这一方毫无疑问会形成一个比较严重的心理阴影或者是造成心理疾病,比如说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方面。对于观察或者是说第三方看到学生欺凌的这一方,其实对学生也有影响。那么在他潜移默化当中,他自己也会觉得暴力能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其实也起到了比较间接坏的影响。

加强防欺凌的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

苑宁宁建议,教育部2015年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至今已经过去近十年,目前需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加强学生欺凌的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

苑宁宁指出,我们的学校其实现在要求是所有的学生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就包括当他遇到伤害欺凌等这些行为的时候,如何来向外界求助?特别是如何来向学校内部存在的心理辅导室,来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安抚。教育部很多文件在这方面也有明确规定,要求现在学校里面,必须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然后要有建设心理辅导室。在我们校园内其实是现在有这样一个心理辅导的体系在里面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