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隐隐作痛,哪项检查更适合您?
膝关节隐隐作痛,哪项检查更适合您?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在日常活动或体育运动中,每一个动作都要膝关节的参与,因此在每一个动作完成后,或多或少都会对膝关节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这种损伤的积累,慢慢就会导致关节的疼痛、功能受限。
膝关节影像检查方式
膝关节影像检查方式有很多,选择检查前首先要明确病因:
- 如果病史考虑退行性骨关节病,首选X线检查,观察膝关节骨质或关节对应关系的改变;
- 如果是因外伤引起的疼痛,也首选X线检查,但如果X线检查为阴性,并且患者临床症状较明显,这个时候就要进一步CT或者MRI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细微骨折或者肌肉、韧带的损伤;
- 如果临床查体为软骨、半月板或肌肉韧带的损伤,或者怀疑滑膜炎、关节积液,应首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这几种检查方法是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的,甚至在排除骨性损伤及软组织损伤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抽血化验检查,排查其他原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导致的疼痛。
X线检查
亦称平片,价格低廉、检查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平片不仅能观察骨质改变,也能显示一定的软组织改变。能直观的看到关节间隙宽窄和明显的骨折征象。它有一定局限性,会导致关节重叠诊断不明确,从而需进一步检查排除隐匿骨折等。
关节退变
髌骨骨折
CT检查
CT检查具有密度分辨率高,成像无重叠,对结构复杂部位的显示具备优势。还可进行二维、三维成像多角度观察病变。通过该项检查,可以观察膝关节周围骨质是否存在损伤,也能够检查出是否存在骨肿瘤等疾病。
横断位
矢状位
VR(三维重建)
MR检查
磁共振成像也是多参数、多平面、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优于骨骼。显示病变早于X线平片和CT检查,软组织显示能力高于CT成像,对病变范围显示更清楚,解剖关系更明确;可在活体上直接、无创性显示软骨及病变。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明确膝关节周围半月板、韧带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如何保护膝关节?
- 控制体重:通过控制饮食和有氧锻炼如游泳、自行车、平地散步等减轻体重,可以有效的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 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反复下蹲或长期下蹲,减少爬山或者上下楼梯。
- 训练膝关节周围肌肉:在站起和坐下时,注意先让关节轻微适当的反复弯曲几下,然后站起或坐下,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 注意保暖:膝关节本身周围血管少、血流速度差,长时间受凉,血液循环更慢,局部组织所需氧气和各种养料就会减少,而代谢产物却在局部堆积,从而诱发滑膜炎、滑囊炎等疾病。
此外,应尽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或者钙片;了解自己的极限,如果运动中感到不适要及时停下来,不要勉强。合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肌肉得到锻炼,延缓膝关节的退化;要有足够的休息,疲劳的肌肉无法保持膝盖稳定;穿适合的鞋子,减少对膝关节的磨损;注意保暖。
如果患者的关节疼痛持续不能缓解,甚至出现关节肿胀、晨僵及变形,就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关节肿痛的病因,进行合理的药物或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