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解析:发育迟缓与自闭症的区别,家长必读!
儿科专家解析:发育迟缓与自闭症的区别,家长必读!
发育迟缓和自闭症是两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问题,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很多家长容易将两者混淆,导致孩子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本文将从定义、早期表现以及核心症状等方面,详细解析这两种疾病的不同之处,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发育问题。
什么是发育迟缓?
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生长发育迟缓(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6%~8%之间。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能够正常发育,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的早期表现
面容体态异常
先天性发育迟缓的孩子会出现面容体态的异常表现,例如舌头拖在嘴边,流口水等表现。
运动发育迟缓
运动发育迟缓表现为两方面:
粗大动作:
基本动作困难,例如3岁幼儿独自走路不稳,4岁幼儿玩球时不会扔球,5岁幼儿不会朝着既定的方向跑步;
平衡感较差,例如6-7岁幼儿完全不能通过平衡木,在平衡木上站立时左右摇摆;
协调性差,例如在手脚爬行时不能协调手和脚的运动。精细动作:
单手动作障碍,例如5岁孩子不能独自使用勺子吃饭,不能正常握笔;
双手互动障碍,例如鼓掌时双手掌不能同时运动,一手快,一手慢;
手脚不协调,例如6岁幼儿不能画简单图形。
语言发育落后
语言是儿童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首要技能,也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孩子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那么其会面临着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沟通障碍,这可操碎了不少家长的心,那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7-8个月的婴儿就会模仿声音;1-2岁时会叫爸爸妈妈,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3岁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孩子延迟至少6个月才有这些表现,可能提示着孩子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什么是自闭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症、童年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4:1,男孩比女孩多3-4倍。
发育迟缓与自闭症的区别
发育迟缓是一个全面性发育的问题,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发育迟缓,而且涉及到智力、运动、社交,大名称;其问题的严重性可能远高于自闭症。
相同点:语言发育延迟
语言发育延迟是自闭症孩子三大核心症状之一。6个月后的婴幼儿如果部分社交行为减少、延迟、异常发展,预示着孩子存在自闭症的患病风险。该类高危儿童一般在1-2岁时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发育迟缓、认知、社交障碍等 [1-2]。
不同点
- 自闭症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孤僻,而发育迟缓孩子喜欢与人交往;
- 自闭症孩子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育迟缓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儿运动是可以帮助孩子开启潜能之门的运动疗法,可以改善由于小脑发育迟缓所致的多方面能力障碍,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等。
- 自闭症孩子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而发育迟缓孩子基本不存在适应环境的问题。
- 部分自闭症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表现出众,呈现出岛状功能,而未见发育迟缓孩子具有特殊能力的报道。
- 自闭症孩子情感淡漠,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发育迟缓孩子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20%-50%的自闭症孩子家长在孩子1-2岁时意识到了语言发育障碍和社会情感交流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