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动过缓:您需要了解的心脏节律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动过缓:您需要了解的心脏节律知识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149425752306020

在医学检查中,心电图常常会出现 “窦性心律” 的诊断,不少患者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担心是否存在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窦性心律以及与之相关的窦性心动过缓。

一、窦性心律 —— 心脏的正常节律

正常窦性心律(NSR)是健康人体心脏的典型节律。它起源于心脏上部的窦房结,窦房结就像心脏的 “司令部”,发出的电信号循着特定路径传遍心脏,引发心肌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一般来说,成人正常心率范围通常被认为是 60 - 100 次 / 分,但实际上男性心率范围在 43 - 102 次 / 分,女性在 47 - 103 次 / 分。

在心电图上,窦性心律有其独特的特征。P 波在标准 Ⅱ 导联中的宽度通常小于 120ms,幅度低于 0.15mV 或 0.2mV(也有教材认为低于 0.25mV),且不同导联的最大允许值不同。在 V1 导联中,P 波终末部分时长应小于 0.04s,幅度小于 0.1mV(1mm)。正常的 P 波电轴在 0° 至 +90° 之间,其形态表现为在 Ⅰ、Ⅱ 导联直立,在 aVF 导联通常也直立,在 aVR 导联倒立,在 Ⅲ 导联和 aVL 导联直立、双向或倒立,右到左的激动顺序使 P 波在 V1 和 V2 导联直立或双向,在 V3 - V6 导联直立。此外,正常的 PR 间期介于 120 - 200ms,心率增快时,由于动作电位时程随之缩短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对房室(AV)结的作用,PR 间期往往会缩短。

二、窦性心律不齐 —— 并非都需担忧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 NSR 心率不规则,当 P - P 间期差异≥0.12s(120ms),但心房激动仍通过窦房结发生时,就存在窦性心律不齐。它主要有 3 种类型:呼吸性或时相性、非呼吸性或非时相性、非呼吸性、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最为常见,通常是正常现象。其发生机制与自主神经输入变化直接相关,是由呼吸时心脏充盈改变所导致。在呼吸周期中,吸气时会反射性地抑制迷走神经张力,从而增加窦性心率;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升高至之前状态,心率降低。这种类型的窦性心律不齐在屏气时会消失,但通过颈部抽吸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可恢复,这表明导致其的自主神经变化也可由压力反射刺激引起。一般情况下,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不需要额外进行心脏评估,但它与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存在一定关联,且随着年龄增长会变得不那么明显。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特点是窦房结起搏速率的加快和减慢与呼吸周期无关,它既可见于正常心脏,也可能在心脏疾病或洋地黄中毒时出现。

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最常发生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见于室性早搏诱发的代偿间歇之后。其特征是根据 PP 间期与 QRS 波的关联,PP 间期有间断性差异,与没有 QRS 波插入的 2 个连续 P 波的 PP 间期相比,2 个 P 波之间有 QRS 波插入的 PP 间期缩短。

三、窦性心动过缓 —— 不一定是病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慢于正常范围的窦性心律。正常情况下,人在休息或睡眠时心跳会减慢,许多运动员的静息心率也常低于 60 次 / 分钟,这些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某些因素也可能导致病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比如电信号产生频率过低、电信号在心脏传导时减慢或受阻等。具体原因包括心脏电信号系统问题、其他心脏问题(如近期心脏手术或心肌梗死)、某些感染、睡眠呼吸暂停、厌食等疾病,还有一些治疗心脏问题或高血压的药物也可能引发。

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有些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头晕目眩、昏倒、持续疲倦、运动无力、胸痛、呼吸不畅等症状,婴儿可能表现为进食量减少或疲倦。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医护人员通常会先询问症状并查体,测量脉搏和听诊心脏,还可能安排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记录患者症状,以便判断症状是否由心动过缓引起。若确诊,还会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如进行血液检测、评估药物对心跳的影响等。

在治疗方面,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而有症状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调整或停用可能减慢心跳的药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起搏器会被置于心脏附近的皮下,通过向心脏发送电信号,帮助心脏以正常速率跳动。

了解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缓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心脏节律的变化。如果对心电图结果有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