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这些养生知识你得知道……
今日雨水!这些养生知识你得知道……
雨水节气已至,万物复苏之际,如何顺应时节进行养生?从起居、饮食到运动、情志,这份实用指南为您详细解析。
春天正带着对万物的爱意,温柔地临近。中医认为,雨水节气期间需注意脾胃养生,同时要注意“倒春寒”现象,此时气温偏低,且寒中有湿,寒湿之邪容易导致脾胃的损伤。因此,雨水养生重在健运脾胃以防湿滞,调达肝木以助升发。
起居
雨水时节,气温仍低,阳气渐起,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弱,因此“春捂”依然非常重要。年老体弱者尽量避冷水,洗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一防感冒,二防湿气进入体内。
雨水节气,气温渐高、代谢渐旺及昼夜时长的变化,会让人感到困倦,出现“春困”。如叠加湿气重,阳气不足,经常进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运动少、缺乏休息等因素,会加重“春困”的症状。克服“春困”,必须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并且避免诱发“春困”的因素。
饮食
雨水节气因肝气旺、寒湿邪易导致脾胃的损伤。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论及春季的饮食养生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的饮食原则。因此,饮食方面宜减少酸味食物,适当增加甘味食物,以健运脾胃。
同时,在乍暖还寒的春季,风高物燥,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烂等春燥反应,俗称的“上火”,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减少辛辣炙烤食物。
运动
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早晚偏冷,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在潮湿、多雨的天气应该避开湿滑地带,防止跌倒。
运动形式最好选用较温和的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为主,运动量因人而异,以微汗出为度,切勿盲目攀比。
情志
雨水节气后阳气渐起,在外则草木萌动,在内则肝气渐旺,易面红耳赤、烦躁易怒、心神不安。因此雨水节气养生强调形神皆养,不但要养身体,还要保持心境平和。
可以邀约好友踏春出游,与自然亲近、与他人交流,调达肝气,预防抑郁或恼怒等不良情志的发生;同时精神上要注意戒悲思、恐惧,避免外界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做到精神内守、心胸开阔。
雨水养生一定要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诱发“春困”的因素。同时,也需要减少酸味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应对春燥反应。除此之外,还要避寒防湿哦!
本文原文来自德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