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authorv_755ffc8b28b0.aspx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及弱冠,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将李世民的名字改为“世民”,寓意“济世安民”。

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任用贤能,选贤任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

为政举措

政治

  1. 吸取隋亡教训

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一住就是20年,直到旧宫殿自然坍塌后才搬入新宫。

  1. 选贤任能

唐太宗善于用人,他用人不避仇怨,不避亲疏。魏征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参与了谋害李世民的计划,但李世民即位后,不计前嫌,重用魏征。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进谏200多次,李世民从谏如流,两人成为君臣典范。

  1. 完善制度

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他还创立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开辟了入仕途径。

  1. 重视教育

唐太宗重视教育,他下令修缮孔庙,尊崇儒学。他还亲自注释《孝经》,提倡孝道。他设立国子监,扩大太学规模,增加学生名额,提高教师待遇。

  1. 开放政策

唐太宗实行开放政策,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经商、做官。他还鼓励中外文化交流,派遣使者出使外国,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轶事典故

改名世民

据两唐书的太宗本纪,李世民曾经于四岁时与父亲李渊郊游时,见一识相术之士,其相士先赞李渊为贵人,又赞世民,说其“凡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后遍寻相士不获,并将其改名为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并非李世民)。

箭术无双

史书记载,李世民箭术高超,曾于渭水之滨射中飞鸿,显示出非凡的武艺。在与突厥作战时,他更是多次以箭术制敌,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相关争议

出生年月

关于李世民的出生日期,主要由以下三种说法:

  1. 《贞观政要》记载: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丑;《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未。

  2. 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卒年五十二岁,生于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3日)。

  3. 《新唐书》记载:李世民生于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598年1月23日)。

综合各种史料,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李世民出生于598年1月23日的说法。

诗文成就

李世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许多作品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以下是李世民的部分代表作:

  1. 《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2. 《咏雪》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3. 《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李世民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其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雄才大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