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八虚——每日拍一拍,小动作大作用!
拍八虚——每日拍一拍,小动作大作用!
"拍八虚"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拍打人体八个特定部位(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可以调畅气血、疏经通络、祛除邪气,达到养生保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拍八虚"的具体操作方法、功效以及注意事项。
"拍八虚"是一种中医养生的方法。在中医推拿中有一种手法叫做拍法,即操作者用拇指腹或手掌腹面着力,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曲,使掌心空虚,然后以虚掌进行有节律地拍打动作,其具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
人有八虚,以候五脏。八虚是什么?《黄帝内经》曰:“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内经》中的八虚即指人体八个特定的部位(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这些部位被认为是五脏邪气最容易藏匿并且导致经气运行不畅的关键点。因此,可以通过拍八虚(五脏藏邪之所),来调畅气血、疏经通络、祛除邪气,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为什么简单的拍一拍八虚就可以养生?
拍八虚的养生效果主要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气血理论,这些理论在中医养生和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医经络理论
经络循行:中医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它们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和脏腑联系的通道。《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详细记载了经络的循行路径和功效。拍八虚所针对的八个部位,即两肘窝、两腋窝、两腹股沟、两腘窝,正是多条重要经络经过的地方。
通过拍打这些部位,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和经络的疏通。气血运行畅通无阻,则能滋养全身脏腑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气血理论
气血关系:中医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血则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滋生,同时气血也时刻在人体周身随经络运行,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拍八虚有助于调畅气血,使气血运行更加顺畅。气血运行畅通,则能抵御外邪入侵,保持身体健康。
拍八虚都有什么作用?
养心安神
拍肘窝可以疏通心经、心包经、肺经,有助于养心安神,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适用于反复感冒、咽喉肿痛、胸闷、心慌气短、皮肤过敏干痒等心肺疾病症状。
疏肝理气
拍腋窝可以刺激肝经、胆经,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情绪抑郁、焦虑等问题。适用于情绪抑郁、焦虑、易怒、口苦、胸闷、手臂麻痹等肝胆及情绪相关症状。
调理脾胃
拍腹股沟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适用于食欲下降、腹胀、四肢无力、便溏、肥胖等脾胃问题。
补肾养肾
拍腘窝可以刺激肾经和膀胱经,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适用于腰酸背痛、肾气郁结、尿频、尿急等肾及腰腿相关问题。
增强免疫力
拍八虚通过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不过,应当注意患有出血倾向疾病、严重糖尿病、皮肤外伤或炎症、新发生骨折扭伤者、女性月经期或妊娠期,体质虚弱无法耐受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重大器质性病变等人群不宜进行拍打。
拍八虚应该怎么拍?
准备工作
保持心情愉悦:在拍八虚时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过于波动。如果情绪紧张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进行改善。
避免风寒侵袭:拍打时应避免寒气入侵,不可用电扇或空调直吹拍打部位。同时,拍打完毕后应避免立即洗浴,尤其是不可洗凉水澡,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的疾病。建议洗浴在拍打完毕的3小时后进行,并且用热水洗浴。
循序渐进:初次锻炼时建议从少量开始练习,逐渐适应后再增加拍打次数和力度。切勿急于求成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时间选择
一般来说,拍八虚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早晨起床后,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息,气血相对较为流畅,此时进行拍八虚可以更好地唤醒身体,迎接新的一天。晚上临睡前,则可以通过拍八虚来放松身心,帮助更好地入睡。但具体时间可根据个人习惯和身体状况灵活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了晚上9点后不宜再进行拍打。
顺序建议
拍八虚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即从双腋窝开始,依次是双肘窝、双腹股沟和双腘窝。每个部位拍打10-30次,力度适中,以感觉舒适为度。注意在拍打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要憋气。
拍打方法
拍肘窝
肘窝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经络通过的地方,拍打肘窝可以排出心肺的火气和毒素。
位置:肘窝位于肘关节前方,是手三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经过、合于肘窝的部位。
方法:双手交替轻拍肘窝,力量可由轻到重,每个肘窝拍打30下左右,直至微微发热即可。
功效:有助于缓解手臂酸痛,养心、宣肺、治呼吸道疾病。
拍腋窝
腋窝是肝经、胆经、心经通过的地方,拍打腋窝可以疏肝理气、解郁闷、治肝病。
位置:腋窝位于上肢与胸壁之间,是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处。
方法:用对侧手掌轻拍腋窝,左右交替进行,每个腋窝拍打30下左右。
功效: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疏肝理气,治肝阳上亢疾病。
拍髀窝
髀窝是脾经和胃经通过的地方,拍打腹股沟有助于调理脾胃,治疗妇科和男科疾病。
位置:髀窝位于大腿根部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即两胯。
方法:双手握拳,用指关节轻敲大腿根部,每个髀窝拍打30下左右。
功效:能够缓解腰腿不适,调理脾胃,治妇科、男科疾病。
拍腘窝
腘窝是肾经和膀胱经通过的地方,拍打腘窝可以补肾、祛湿、治腰腿疼痛。
位置:腘窝位于膝关节后方,是腿窝的凹陷处。
方法:双手掌心相对,轻拍膝盖后侧,每个腘窝拍打30下左右。
功效:有助于改善腿部疲劳,补肾、祛湿、治腰腿疼痛。
拍八虚时应当注意什么?
拍打时应使用空心掌轻轻拍打。拍打时应使用空心掌,即手掌稍微弯曲,手指并拢,形成一个空心的形状。这样既可以增加拍打的面积,又可以减少拍打的冲击力,避免皮肤受伤。
拍大力度应以自身能承受为宜。力度应由轻至重,逐渐增加,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皮肤损伤或疼痛。拍打至微微发热、微红或略紫红即可,不必追求过度红肿或出痧。
拍打时要有节奏感,每次拍打约5-10分钟,每个部位拍打10-30次。保持均匀的拍打速度,避免忽快忽慢或断断续续,以减少对皮肤的冲击。
建议每天拍打八虚1-2次,不必过于频繁,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初次拍打时可能感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应循序渐进,逐渐适应。
拍打时应避免寒气入侵,不可在寒冷或潮湿的地方进行,拍打完毕后也应注意保暖。
虽然一般建议拍打时应遵循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的原则(即肘窝→腋窝→髀窝→腘窝),但也可根据个人习惯和身体状况灵活调整顺序。
拍打后可能会出现瘀点、瘀斑等现象,这是正常现象,说明此处有毒邪或病气排出。但不必强求出痧,若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在拍打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果感到疼痛难忍或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拍打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专家介绍
李春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副院长
擅长方向:擅长用伤寒论、黄帝内经、中医脉诊、手诊、针灸、推拿、督灸等治疗脑血管病(中风病等),神经变性病,不寐、面瘫、带状疱疹等各类疑难杂症。
所得成绩: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局厅级科研课题 10余项,其中观手知内手诊诊疗项目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及山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发表SCI论文、核心期刊论文 20 余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专著《观手知内-中医手诊辨证》荣获齐鲁文化成果优秀奖。
门诊时间:
西院区惠民楼:
周四下午 4楼神经内科3号诊室
周六上午 2楼名医堂2号诊室
东院区扁鹊楼:
周二上午 4楼脑病中心2号诊室
周六下午 4楼脑病中心3号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