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行山迷路自救指南:STOP原则与333原则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行山迷路自救指南:STOP原则与333原则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406/25/AP667a31c0e4b096780aa8e09f.html

户外徒步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据统计,每年都有不少徒步者因迷路而陷入困境,甚至发生意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在迷路时自救,以及如何预防迷路的发生,帮助您安全愉快地享受户外活动。

迷路时应该怎么办?

STOP原则

  • Stop(停止):一旦意识到自己迷路了,应立即停止前进。慌乱找路只会使人离原来的路线越来越远,增加救援难度。
  • Think(思考):回顾整个过程,评估是否有可能返回原路。如果存在任何疑虑,应立即停止尝试找路,转而考虑长期等待救援。
  • Observe(观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大树下可以提供遮蔽和安全感,树叶上的露水也可以补充水分。但如果没有相关知识,不要随意尝试食用野生植物。
  • Plan(计划):做好长期等待救援的准备,至少要有10天的心理准备。合理分配粮食和饮水,注意保暖和防水。只要不缺水、不失温,即使没有食物,人也能存活超过10天。

其他重要原则

  • 不要在通报后随意移动:一旦联系到救援人员,应留在原地等待,避免增加搜救难度。
  • 不要下撤溪谷:虽然溪流看似可以提供水源,但山林地势陡峭,容易发生坠崖事故。而且在溪流附近,救援人员的声音和求救声都可能被水声掩盖。
  • 留下足跡:使用灯光、哨子,或在环境中制作各种人为标记(如叠石、绑树枝、留纸条等),增加被发现的机会。

待援333原则

  • 失温:不超過3小時
  • 缺水:不超過3天
  • 不吃东西:不超過3周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如中国大陆的110或120),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或附近地标特征,并在原地等待救援。

如何预防迷路?

准备工作

  • 携带定位工具:携带地图、指南针、GPS手表或智能手机等定位工具。使用离线地图,确保在无信号区域也能导航。
  • 制定详细计划:包括行程安排、人员评估、时间表、装备清单、路线图和撤退方案。了解路线的最新状况和可供识别的地标。
  • 注意时间管控:如果发现行程落后于计划,或遇到天气变化、身体状况不佳等情况,应及时调整计划,避免逞强。
  • 告知他人:出发前将行程计划、照片等信息告知留守人员,包括装备、穿着、粮食和鞋子等细节。
  • 了解信号情况:提前了解路线上的手机信号情况,如有盲点,应在盲点前告知留守人员位置。

行走注意事项

  • 保持团队协作:不要单独行动,保持在视线范围内。领队应定时清点人数。
  • 遵循路线指示:不要随意离开原定路线,避免进入无标识的草丛或树林。
  • 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必要时果断调整行程。

背包必备装备

  • 防水个人信息卡:包含姓名、血型、药物过敏史和紧急联系人电话。
  • 备用电池:确保通讯设备电量充足。
  • 头灯或手电筒:出发行前检查电量,并携带备用电池。
  • 哨子:用于发出求救信号。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连续六声短哨,间隔一分钟后再重复。
  • 救生垫:轻便且能防雨保暖。
  • 反射镜:用于向空中救援人员发送信号。
  • 打火机:用于制造烟雾信号,但要小心防火。
  • 压缩饼干:轻便且能在被困时提供能量。
  • 防蜂头罩:防止蜜蜂蜇伤。
  • 背包雨套:保护装备不被淋湿。
  • 个人药品:特别是止血用品。
  • 粉笔:用于标记路线,防止原地打转。
  • 小绳子:可用于固定鞋子或做标记。
  • 旧袜子:在湿滑路段套在鞋上增加摩擦力。

户外活动安全第一,希望每位徒步爱好者都能平安出行,愉快归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