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AI 新員工」成職場新趨勢 4招發揮人機協作最大成效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取得突破性发展,如何管理"AI新员工"已成为企业优先考量的事项。微软和领英最近共同发布的《2024年工作趋势指数》年度报告指出:"AI已融入职场大局,现在的挑战是如何善用AI。"在转型过程中,领导层的开放态度、策略性指挥与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尽早制定策略,以迎接这场职场变革。
全球70%以上的企业已经吸纳AI"智囊团"。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最新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企业的AI使用率已由2023年的约66%上升至72%,生成式AI的使用量更是增加了一倍。在香港,较早前公布的《香港智能应用程序业界调查2024》显示,多达85%的港企正在或计划采用AI来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囊团"。面对这些"AI新员工",如何管理已成为公司领导层的当务之急。
在这一趋势下,不少学者及企业管理顾问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科技管理教授Paul Leonardi设计的"STEP"框架,已在10家知识密集型公司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战试验,以帮助员工善用新技术,发挥AI潜能,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同步增值。
根据Leonardi教授的理论,"STEP"框架的4大元素包括:任务划分(Segmenting)、任务转换(Transitioning)、技能培育(Educating)及绩效表现(Performance)。只要管理层能就这框架作出适当支援,便能发挥人机协作的最大成效,帮助企业迈向AI转型的新时代。
一、任务划分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人工智能可以执行一位员工的所有职务,因此教授建议,主管应与团队一起明确"AI同事"应承担何种类型的任务,以便各司其职。任务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AI可自动化的任务、AI可协助员工执行的任务以及AI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分配任务时,企业不能只关注优化工作效率,信息安全问题也必须考虑周详。虽然AI完成任务的速度惊人,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安全漏洞。因此,最能发挥AI员工优势的安排是:先由AI快速生成一些耗时的工作细节,再由员工审核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这样就可以实现分工合作,各尽其才,同时避免员工产生被AI取代的疑虑,影响工作士气。
二、任务转换
部署好人机如何分工协作后,员工便可将原有的某些任务交由人工智能"同事"处理,腾出来的时间,就可分配到其他更关键的工作上,亦即"任务升级"。例如,让生成式AI去制作PowerPoint简报、资料搜集等它最擅长的事项,员工则聚焦更深入的市场及竞争对手分析,或深化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当任务能成功升级,"任务转换"便变相成为持续发展人才的一条管道,这对于员工和公司来说,都是双赢的。
三、技能培育
AI工具日新月异,企业若想团队与这些"新同事"合作无间,便必须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鼓励他们不断探索AI的能力,紧贴其最新变化,以保持员工自身及公司的竞争力。根据Leonardi教授的研究显示,有机会学习如何执行生成式AI工具的员工,离职的可能性比没有这类培训机会的员工少约30%。由此可见,"技能培育"不仅能加快企业人工智能化的步伐,也是挽留和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
四、绩效表现
管理层评估绩效时,除了关注生产力、效率等指标,还应将员工能否更快、更准确地使用AI完成任务纳入绩效管理,以促使员工持续改善相关能力,进一步积累实力。此外,为了实现人机协作的精益求精,绩效评估的周期可缩短为季度检讨,以便员工参考反馈后作出适当改进。
本文原文来自Harper's BAZAAR香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