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开关过程详解:从寄生电容到开关特性
MOSFET开关过程详解:从寄生电容到开关特性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其开关过程涉及复杂的电容充放电机制,理解这些过程对于优化电路设计和提高系统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MOSFET的寄生电容特性及其开关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重要器件的工作原理。
寄生电容
MOSFET内部存在多种寄生电容,主要包括输入电容(Ciss)、输出电容(Coss)和反向传输电容(Crss)。这些电容对MOSFET的开关速度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 输入电容:Ciss = Cgs + Cgd,通过将DS短路测得。
- 输出电容:Coss = Cgd + Cds,通过将GS短路测得,此时Cgd和Cds并联。
- 反向传输电容(米勒电容):Crss = Cgd,这个电容不是恒定的,它随着G极和D极间电压变化而迅速变化,同时会影响G极和S极电容的充电。
开通过程
MOSFET从关闭到完全导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t1(截止区)
在VGS还没到来之前的阶段,此时MOSFET完全没有打开,电路本质就是一个RC充放电电路。该阶段Id等于0,MOSFET处于截止状态。
t1-t2(饱和区)
MOSFET开始“松动”,Id从0开始增加,按照一个压控电流源的形式和一定的斜率线性增加。该斜率由这个压控电流源的跨导决定。MOSFET在这个阶段有漏极电流开始流过,VDS仍然保持Vdd。此上升斜坡持续直至第二阶段的结束时刻,电流Id达到饱和或达到负载最大电流,VGS一直上升达到米勒平台电压VP。
t2-t3(米勒区)
VGS被限制于固定值(MOSFET的传输特性),故在此期间Cgs不再消耗电荷,驱动电流转而流向Cgd并给其充电(Cgd先放电再充电,两端极性反转)。而随着VDS由高压降低到Id*RDS(on),这个过程Cgd也随VDS变小增大,所以Ig给Cgd充电所需要的电荷比较大。因此Cgd电容的大小直接影响了MOSFET开关时间,对于快速开关应用,尽量减小该平台时间。
t3-t4(线性区)
在Ig的继续充电下,VGS又进入线性上升阶段。这时候漏极电压下降至VDS = Id * RDS(on),此时MOSFET的工作状态进入了电阻区,栅极电压不再受漏极电流影响自由上升。
关断过程
MOSFET的关断过程是开通过程的逆过程。在米勒区,D极电压开始变化,会产生非常大的dv/dt,通过电容Cgd产生的电流为:
这个电流足够大,可以将驱动电路能够提供的电流都抽取过去,驱动电路的电流几乎全部流过Cgd,以扫除Cgd电容(米勒电容)存储的电荷,这样Cgs电容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栅极电压也就基本维持不变,可以看到Vgs在一段时间t2- t3内维持一个平台电压。米勒平台电压,由系统的最大电流Id(max)和MOSFET的Vth、跨导来决定。
随着Vds电压不断的降低,Vgd的电压绝对值也不断的降低,Vgd的电压由负变为0,然后开始正向增加。当Vds电压降低到最低值时,米勒电容的电荷基本上被全部扫除。
总结
MOSFET的开关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电容充放电过程,其中米勒电容的影响尤为显著。理解这些过程对于优化电路设计和提高系统效率至关重要。瑶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和信号链IC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工业类以及车载领域,具备自有知识产权、可国产替代的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