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呈分试中文科备考攻略:资深老师揭秘阅读理解高分秘籍
小学呈分试中文科备考攻略:资深老师揭秘阅读理解高分秘籍
小学呈分试是决定学生升中命运的重要考试,其中中文科更是让许多家长和孩子感到头疼的科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位资深呈分试老师总结的4个实用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取得高分。
小學呈分試︳主宰升中命運的呈分試,教育局會依校內三次考試成績(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下學期),以及所屬學校過往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成績調整總分,從而將學生分為三個派位組別(Band),所以從來都是有Band 1學生,而不是有Band 1小學。想躋身Band 1行列,校內試當然是重中之重。本學年呈分試仍然考核中英數常四科為主,當中以中文科最教家長與孩子操心,資深呈分試老師、Stand-up Education校長蘇Sir會拆解呈分試中文科箇中難點。
小學呈分試中文科,唔使驚!(圖片來源:PhotoAC)
关于中文科,就算不是呈分试,由小学到DSE均称为“死亡之科”,Stand-up Education校长苏Sir也认同这讲法。“中文的确比英语复杂,相对于其他科目,中文科更讲求语境和融会贯通,藉以让学生对文学和语文深入理解,加上中文词彙仍然需要大量死记硬背,因而令同学感到难以掌握。”
Stand-up Education校長蘇Sir(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一般小学的中文考卷,都是概分阅读理解、语文运用两大部分,前者部分学校多以一或两篇文章作考核,后者则会再细分修辞及词义辨析、标点符号、重组句子等,又或另加入文言文部分,的确繁琐;家长对于中文科温习,多以操练坊间练习为主,而苏Sir则主张“有策略地”温习。
文言文常见代词(图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首先,家长要提升孩子对中文科的学习兴趣,尝试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其次要彻底了解各种文章体裁的要求与写作目的,然后要多背诵写作手法,这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继而利用‘寻找关键词找答案’的技巧,都是一些有效的策略。”此外,苏Sir建议平日做练习后,可学习从标准答案中找出解题方程,即倒过来思考,日子有功,自然有助于提升答题的准确性。
环顾整份中文卷,最失分之处可以说是阅读理解,苏Sir认为要在这一部分得分,必先要摒弃固有“从问题找答案”的答题方法。“越想找到答案,越找不到正确答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要令学生于阅读理解取得高分,可依循以下‘读前四件事’。”
1. 好好利用第一段
要解讀阅读理解的篇章,就要利用文中第一段“嗅出”考核篇章的文章体裁,因为不同的文章体裁,都有不同的写作结构及写作目的,能先了解写作目的,就更容易释破答案;例如记叙文目的是带給读者一些感觉、道理或讯息;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得到一些知识,至于议论文的目的,就是要說服读者接受文中论点等,这几可说是不变的定律。
(图片來源:PhotoAC)
2. 代入角色阅读
阅文时,以“代入角色”方法去理解文章的主题句(一般是每段文章的第一句),所谓“代入角色”就是阅读时,要令自己跟文中主角的感受連結,让自己“真正地”阅读,也要标记关键词和重要句子,才能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图片來源:PhotoAC)
3. 边阅文边注意各种手法
承上点,面对篇章时不止是“睇字”,也要训练边阅读边注意写作手法、修辞技巧,以及留意作者的主观主张,例如抒情文是主观地抒发感受,说明文就比较客观,而记叙文着重起承转合,重点记叙事情的内龙去脉,较少运用修辞手法等,明白这些手法,就会清晰阅读理解的问题发问重点。
(图片來源:PhotoAC)
4. 审题时圈出重点词语
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这一点,审题时便容易“睇漏眼”,在问题圈出重点词语后,再运用常識及经历去推测答案,以及在脑中尝试简单作答,最后才正式开始细阅全文,便能透彻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答案会呼之欲出。
(图片來源:PhotoAC)
小测试:如按以上方法完成一篇阅读理解练习,隔天也能记得该文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你便初步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一文睇清阅读理解注意事項。(图片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