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79万毕业生就业压力下的新避风港
香港:1179万毕业生就业压力下的新避风港
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179万,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压力空前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作为就业和升学的新选择,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关注。
近期新闻披露,复旦大学今年的毕业生中,仅有20%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其余80%的毕业生则选择了继续深造而非立即步入职场。而根据《复旦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数据,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也仅为18.07%,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就业市场的严峻性。
全国高校的整体就业情况也面临不小的挑战。根据2023年的统计数据,仅有41.82%的应届生成功拿到了offer,而工作与专业完全对口的比例更是仅占24.64%。(资料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但即便是如此,最终他们依然需要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资料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升学选择,不少毕业生开始将目光转向香港。
在香港找工作
即使您目前没有香港身份,也完全可以关注并探索香港的工作机会。为了帮助您了解香港岗位的招聘要求,以下是几种有效的途径:
政府官方资源
香港政府一站通: 这个网站提供了香港公务员的空缺岗位信息。去年,香港政府还新成立了人才服务办公室,旨在为人才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在5月7-8日,香港将举行全球人才高峰会,届时预计会有大量优质岗位发布。(资料来源:香港政府一站通官网)
劳工处就业服务网: 这是一个综合的就业服务网站,提供岗位信息、职业规划建议、进修机会以及大型招聘会的信息。
公司官方网站
如果您对某个公司特别感兴趣,可以直接访问其官方网站。较大规模的正规企业通常会在官网上直接发布招聘信息,您可以直接在线提交简历。
专业招聘网站
香港拥有许多热门的求职网站,这些网站为寻求在香港工作的朋友提供了丰富的职位信息。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网站进行浏览。
高校资源
学校求职系统:许多高校都会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求职信息服务,您可以登录学校的系统查看相关的招聘信息。
校友会资源:校友会是一个强大的资源网络,他们可能会分享一些内部招聘信息或者提供职业发展的建议。
微信公众号
通过关注一些专门提供香港求职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如“简职HK”、“港深求职”、“jober香港求职”等,您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招聘动态和求职建议。这些公众号通常会分享各类职位信息、求职技巧以及行业资讯。
申请香港硕士
香港硕士项目一直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和全球认可度而备受瞩目。然而,除了学术成就,攻读香港硕士还隐藏着诸多其他吸引人的好处。
灵活兼职,实践与学业并行
过去,香港留学并不允许学生兼职工作,但去年特首施政报告的新政策打破了这一限制。现在,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可以在香港兼职工作,为期两年的试行政策预计将使超过3.5万名学生受益。
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还使他们能够提前进行职业探索。
IANG签证的灵活性与再续签机会
在香港攻读硕士的学生,毕业后有机会申请IANG签证,首次即可获得2年的留港工作期限,7年后更可转为永久居民身份。即使因某些原因中断了IANG签证,只要重新找到香港雇主,仍有机会重新续签。这种灵活性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快速获取香港身份,不受配额限制
相较于香港优才等计划,申请香港硕士以获取身份的方式更为快速且确定性高。一旦入学,即可办理签证,读书时间甚至可计入永居时间。更重要的是,IANG签证并不受配额限制,为有志于在香港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为孩子教育铺路,赢在起跑线
今年,国内高考报名人数已突破惊人的1354万人,而在香港,DSE(中学文凭试)的考生人数则稳定在大约5万人的规模。根据香港教育局的数据,由教资会资助的八所香港大学每年向本地学生提供高达15000个学士学位。以这一数字为基准,2023年香港这八所顶尖大学的录取竞争比仅为3.4:1,意味着平均每3.4个学生中就有1人能获得香港八大名校的录取名额!
相较之下,内地的升学竞争则显得尤为激烈。985高校的平均录取率仅为1.62%,211高校的平均录取率为5.01%,而本科的整体录取率也不过38%。特别是在广东省,这种竞争压力更为突出。以2022年为例,该省的211高校录取率全国最低,仅为2.74%,而985高校的录取率也仅为1.32%,这种激烈的竞争模式被形象地称为“地狱模式”。(资料来源:高考信息网)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目前,香港也表达了积极引进人才的决心。虽然香港的就业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对于在内地感受到巨大就业压力的年轻人来说,不妨将目光投向香港,或许那里会有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等待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