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版《阿嬷》燃爆全网......网友热评“和平来了,他们走了!”
爱国版《阿嬷》燃爆全网......网友热评“和平来了,他们走了!”
“她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
等远方开来的车
门口的板凳在那从没挪过
眼神还在期盼着
她生了一个又一个
都被号角的呼声 吹走了
山那边是什么
是烈士的英魄
是他们拼死保卫的新中国
河那边是什么
是绵延的战火
她望着远方泪一滴滴的落
和平来了
他们走了
她等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阿嬷》爱国版
近日,这首爱国版《阿嬷》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歌词字字走心,深情地讲述了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感动了无数人。据统计,截至7月14日,荆门新闻网抖音号和视频号同步推送的“爱国版《阿嬷》”短视频,全网播放量已达58万次,引发8400余人点赞,2000余人转发,1800余人收藏,600余人评论。许多网友表示,一听到这首歌就眼眶湿润。
(素材取自网络 来源于电影《八子》)
1934年5月30日,《红色中华》报刊登了一幅八兄弟当红军的图画,记录了江西瑞金一老人杨荣显八个儿子先后当红军的真实事迹。杨荣显是一个朴实的农民,曾经受尽了压迫和奴役,是红军的到来让他过上了寻常人家的生活,他认为红军就是自己的救星,没有红军就没有自己的好日子。在抗战关键时期,他将大儿子和二儿子送去参军,结果不到3个月就壮烈牺牲。此后他又将另外6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军,在激烈的战斗中,噩耗一个个传来,儿子全部战死沙场,满门忠烈!
1934年秋,杨荣显临别之际,在病榻上呼唤着8个儿子的乳名,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此后,杨荣显的几个孙子在家乡的山坡上堆起了8座空坟。
八子当兵去
不见一人归!
自古忠义难两全
一番忠义一番牵!
八子参军的故事真实诠释着《阿嬷》歌词里哼唱的“她生了一个又一个,都被号角的呼声吹走了”。先烈们的无私付出,才换得如今的盛世。而这首《阿嬷》也赋予了烈士家属更加深远的意义:“山那边是什么?是烈士的英魄,是他们拼死保卫的新中国”。
致敬革命先烈,也向革命烈士身后的家属致敬!